生涯規劃教育:自主探索 體驗引導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2 10:56:48

在新高考背景下,上海的教育綜合改革已經取得諸多成果,但同時也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挑戰。一些學生在多元選擇下,發生了“選考投機”的現象。這一現象背后,實則是學生選擇能力不足、缺少專長和興趣、對未來大學就讀專業模糊等問題,也暴露出以往高中階段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
事實上,新高考改革中的選科雖然是學生選擇課程學習的問題,但卻需要統籌考慮興趣愛好、課程選擇、專業報考和生涯發展之間的關系。目前,學生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組合選擇上,更多還是成績取向,甚至放棄自己的興趣,在“學業—專業—職業—生涯”之間還沒建立起內在的關聯,這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高中學校不僅需要開設生涯規劃課程,更需要整體構建高中生涯發展教育體系,把生涯教育和引導全面滲透到高中教育全過程中。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確立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生涯發展”理念,將生涯規劃教育前移到高中階段,讓生涯發展教學內容、教育管理機制、教育形式和途徑成系統,逐步形成特色化的生涯發展教育模式,提高生涯指導的實效性,助力學生終身發展。
理念:生涯教育前移助發展
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顯示,相對于英美等國的中學教育而言,我國學生知識掌握優勢明顯,但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對學習價值的認識相對單一,這與目前基礎教育階段缺乏生涯發展教育有關。而中學生缺乏對自我人生規劃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將會對終身發展形成障礙。因此,生涯發展教育向基礎教育前移,促進高中生生涯規劃意識的形成和成熟,使其獲得全方位的成長和提高,有助于滿足其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
為此,學校開始探索構建生涯規劃教育體系。而在高中階段實行生涯規劃教育,首先要在理念和實踐層面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與大學教育銜接不夠的問題;二是學生社會實踐和生涯體驗實踐及資源相對匱乏的問題。
為此,學校提出了“自主探索、體驗引導”的生涯發展教育育人理念,基于行動教學導向,從學生終身發展出發,制訂“三自”高中生涯教育總體目標。通過對國內外生涯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再結合學校實際,整體規劃、提出了“自由心靈”“自覺追求”“自主探索”的學生生涯教育目標,并設定了生涯認知、生涯體驗、生涯選擇的三年分階段目標。
在三年學業整體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銜接大學”的高中生生涯發展教育課程體系,包括高一年級生涯規劃通識課程、生涯教育活動,高二年級生涯規劃體驗、課題自主研究、與中高職學校合作開設專業體驗課,高三年級與大學合作開設虛擬班、生涯規劃指導等。
課程:生涯規劃力提升分階段
學校結合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科爾布的體驗式學習理論,依據高中學生所應具備的個性獨立、思維敏捷、勇于探究、不斷進取等品質,對高中三年的生涯發展教育進行了整體構建,設計了生涯發展教育的學習模型。
在模型指引下,學校針對高中三個年級不同班級和學生的獨特發展目標,采取分階段、多層次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并通過信息化手段為學生提供職業傾向測評、個性化生涯規劃指導、選修課程、高考專業填報指導等,一套系統化的生涯發展教育模式逐漸成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