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把素質教育進行到底(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2 10:58:00

人類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之后,為了自身的生存,就得有能力、有本領、有智慧、有道德。這些都不是人類先天就具有的。如何獲得這些先天不具有而后天又必須有的東西呢?古往今來總結出來的經驗,以經典方式概括出了五個大字:“學而時習之。”這五個大字就記錄在被后人尊稱為“半部論語可治天下”的先圣孔子與其弟子論道的偉大作品《論語》里,而且是《論語》開篇的第一章第一句。我們天天在講“學習”,人人在說“學習”,現代社會里“學習”這個高頻詞就源于《論語》。
可我們對“學習”二字究竟理解了多少呢?要知道,“學習”能力的獲得,是人類由動物界走向人類的最典型的一次飛躍,是“人的社會化”最重大的一次飛躍!而“學而時習”是大道理,是大智慧。“學而時習”是對學而不習、淺嘗輒止、一知半解等學習態度與學習行為的針砭,是對持之以恒、熟讀精思、溫故知新等積極態度和行為的倡導。“學而時習”中“時習”二字不就指出了長期堅持、反復訓練是“學”的核心要義,是掌握能力、掌握本領、修養品德的必要過程嗎?人們常常贊賞18世紀德國哲學家狄茲根“重復是學習之母”的名句,卻不知道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論述了這個道理。孔子還指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明確地指出了故與新的關系,指出了對已有知識的復習,是獲取新知識的必要途徑。這里的“溫故”,不正是指對已有知識的反復溫習、揣摩、習練嗎?能力和素養需要“積累”,沒有“積累”也就無法“習得”,而反復溫習、訓練是積累的必需手段。
素質教育要堅持更要發展
究竟什么是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著重點,面向全體學生,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把知、情、意、行融合起來,把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創造,貫穿于教育過程的始終,這就是素質養成的核心架構。
素質教育既要堅持,更要“發展”,而且今后一段時間應在“發展”上下大功夫。有發展才會有活力,有發展才會有作為,有發展才會有成效。關于如何發展素質教育,我提出下面五點建議:
第一,加強素質教育理論建設,以素質教育理論的正確、清晰、體系完整、內涵豐富,去引領素質教育的發展。
第二,以加強各級政府對素質教育發展的領導和推動,去發展素質教育。古今中外,凡是關系到人民大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無一不是由國家(政府)使用公權力推動取得成效的。這種推動不應是暫時和短期的,而應該是持續和長期的;不僅應是中央的,也應是地方的。例如,新高考改革難度很大,迫切需要化解整個社會在教育問題上的功利主義大潮;另外,在我國高等教育已遠離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的今天,在大學招生名額已與高中畢業生名額基本相當的今天,解決高考獨木橋問題,開辟大學招生在高考體制外入學的渠道,也迫切需要提上議事日程;每年數十萬低齡學生出國留學讀大學本科甚至讀中學,僅付出的學費雜費交通費生活費就數以萬億計,由此帶來的諸多問題也迫切需要制定政策予以引導和疏解。這些都需要政府運用公權力來解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