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并非天生,它來自父母的無心之過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6 09:46:30

膽小并非天生,它來自父母的無心之過
大名鼎鼎的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叫做“恐懼形成實驗”。
華生相信環境和后天學習的力量,他認為恐懼是后天習得的。
實驗的主角是一個11個月的小男孩。
當他看到一只非常可愛的小白鼠時,他的本能反應是和小白鼠玩、親近小白鼠,絲毫沒有表現出害怕。
接下來,每當小男孩靠近白鼠時,實驗人員就會敲響一個大大的鐵棒,把小男孩嚇一跳。這樣反復了幾次之后,小男孩自然沒有興趣跟白鼠玩了。因為他已經把“和小白鼠玩”和“出現可怕的聲音”聯系在一起了。
你猜,當小男孩第二次進入實驗室,看到小白鼠會有什么反應?
以及,當小男孩第三次進入實驗室,看到棉花團、小兔子這類白白的、毛茸茸的的東西,他又會有什么反應?
沒錯!小男孩從此害怕一切白白茸茸、像小白鼠的東西,甚至是棉花。
孩子的絕大部分害怕和恐懼,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他通過一次次生活經驗,來總結:什么可怕?什么不可怕?
上面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其實是我們與孩子真實生活場景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一次次互動,也許正在給孩子累積害怕的體驗——
● 洗澡時水突然沖進眼睛里嚇一跳,是在告訴孩子,洗澡很可怕
● 小狗路過,媽媽的眼睛里有害怕,是在告訴孩子,小狗很危險
● 考試考得不好,爸爸媽媽臉色變得很難看,是在告訴孩子,考試是噩夢
……
當這些恐懼,悄悄在孩子心里埋下種子,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和疏解,它們會一直生根發芽,直到像一張網把孩子的生命牢牢箍住。原本鮮活的生命力,在莫名的恐懼、緊張和焦慮中一點點被耗費。
多年來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充分證明——內向的不安與恐懼,是大部分兒童心理問題的根源。
孩子會變得膽小、自卑、畏首畏尾、過于規矩、沒自信。他們不愿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不愿意與陌生人接觸、面對機會或自己喜愛的東西不敢爭取。
不過,好消息是……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