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及解釋:口若懸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10 18:35:22

成語典故及解釋:口若懸河
【成語】: 口若懸河
【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釋】: 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成語故事】:
晉朝有一位很有學問的大學問家,名叫郭象。他年紀還小的時候,就展現出很高的才華,十幾歲的時候,不但已經就讀完《老子》、《莊子》等古書,而且還能一口氣背誦出來。
郭象的名聲愈來愈大,朝廷派人請他做官,他推辭不掉只好答應,于是就當上了黃門侍郎。因為他平時讀了許多書,知識非常豐富,而且他喜歡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里,所以提出的見解往往比別人深刻,而且能夠將各種道理說得很清楚,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推崇。郭象口才很好,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有聲有色,大家都聽得很入神。其中有個太尉叫王衍,聽完他的的議論后感慨地說:聽郭象說話,就好象看到瀑布流瀉下來的水,滔滔不絕,好象永遠不會停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