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引進來 校園美起來(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30 14:19:17

全員育人。教師、教育管理者和家長都是學校美育的實施者。音樂和美術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理解藝術作品背后的理性和感性知識,體現美學的人文精神。語文和數學等學科的教師也應幫助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教育管理者通過管理方式和方法傳遞美。家庭環境也影響兒童的審美情趣。
全過程育人。通過探索,構建大中小幼相互銜接的美育體系,構建藝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如創客教育、STEAM課程等。
全方位育人。形成美育與德育、智育和體育相融合,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全方位學校美育體系。中小學培養孩子發現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社會為美育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集納各方資源,評價體系不斷完善
從監督評價做起,督查落實、合理測評。監督是落實執行效果重要措施,也是重要的風向標。江蘇省重點檢查音樂、美術課程開齊開足、師資配齊配足和美育裝備的提檔升級情況,并在各類督導評估中將以上三個方面作為硬性指標。成立美育教學專家委員會,對中小學美育工作督導評估。
湖北荊州在初中實施綜合素質評價,考分納入中考分數。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發展、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部分,共計20分,其中藝術素養占4分,避免學校美育工作邊緣化。
從整合做起,讓資源與渠道都“活起來”“通起來”。美育資源和渠道具有多樣性、差別性和地方性特征。學校美育需要統籌和整合學校與社會美育資源及多種渠道,讓資源“活起來”,道路“通起來”。
海南海口一中學高一學生學跳“竹竿舞”,將美育與體育相結合,以美健體,培養的學生性格活潑開朗、樂觀向上。山東聊城有兩個縣群眾熱愛京劇,該縣中小學因勢利導,開展京劇進課堂活動。黑龍江佳木斯市教育局與新華書店合作,打造書店進校園、家長學生進書店和假期教師進書店等活動,通過好書導讀和推薦閱讀等活動,打造“書香校園”。
從機制做起,建立美育協同育人機制。美育資源多樣性和分散性決定了美育育人機制必須是協同的。上海市自2006年起,按照資源共享和雙向促進的原則,搭建文教結合機制。文教結合機制由市委市政府“頂層設計”,打通文教之間的這堵“墻”,讓博物館等成為學生的課堂,讓校園成為藝術家們的另一個舞臺。
北京市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利用高校和社會資源助力中小學音樂、體育和美術等教育的發展。在北京市教委的協調下,首都師范大學選派教授掛職中小學副校長,指導學校美育工作,提升中小學美育師資隊伍專業性。
甘肅省要求全省所有縣(區)各組建一個文藝工作者援教聯盟,在高校建立高校美育教學聯盟,支持省中小學藝術教育與研究中心建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