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癮”可能是一種病?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1 19:43:40

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Jean-Michel Blanquer)宣布,為維護學校秩序以及國民健康,2018年起將禁止小學生和初中生帶手機上學。
“智能手機就像一個虛擬的布娃娃或者情人,離開它會讓人感覺到痛苦、感覺到被拋棄。這種感覺類似于吸毒者,與手機分離的恐懼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情感。”
這是來自醫學專家、“拯救上癮協會”發言人Laurent Karila的觀點。雖然國際科學層面尚未承認,但是,“手機上癮”很可能是一種疾病哦。
因此,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10日宣布,為維護學校秩序和保障國民健康,2018學年起將禁止小學生和初中生帶手機上學。
布朗蓋說:“我們正在研究相關問題,在實施層面可以采取不同形式。使用者可能有教育目的和緊急情況的需要,但原則上手機應當被限制。”他補充說,有幾個中學已成功實施此項禁令。
除了學校秩序框架,布朗蓋強調手機禁令也屬于“對家庭有益的公共健康信息”,對孩子有好處。他提醒家長們不要讓孩子長時間接觸屏幕,尤其在7歲之前。這也是馬克龍競選總統時的承諾。
不過,預計這項措施的實施將非常復雜。教育法已規定小學和初中上課期間不可使用手機。教師工會方面對此尤為懷疑。
一方面,不少父母認為孩子沒手機接不好聯絡;另一方面,搜學生的書包恐將成為學校員工的新工作,而這很容易引發沖突。
根據2015年Credoc調查,80%的法國青少年配備有智能手機,而2011年該比例為20%。
總體情況是從小學四年級起,不少學生便開始配備手機,因為從這個年紀開始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學,家長認為有手機隨時聯絡更放心。
許多學校反映手機影響教學質量、課堂秩序的情況愈演愈烈。同時,手機對青少年的學習、思維和分析綜合能力的影響、甚至干擾也是教育界擔心的問題。
近年來,過度使用手機現象成為許多國家關注的社會問題,許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下設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包括手機輻射在內的“射頻電磁波”劃定為2B類致癌物。該機構研究指出,使用無線電話導致膠質瘤(惡性腦瘤)的風險增加。
手機和電腦屏幕藍光阻礙人體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將受到影響,并使睡眠處于淺狀態。人體生物鐘長期被打亂,則會影響新陳代謝、情緒、免疫力,導致疾病多發。
韓國首爾高麗大學教授Hyung Suk Seo團隊于12月1日公布了對手機成癮癥患者的研究結論。發現“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大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這種不平衡與焦慮和抑郁癥的人相似。
參加研究的青少年都采取了標準化的測試方法來診斷是否對網絡和智能手機上癮。
對智能手機成癮的參與者承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干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社交生活、睡眠和工作學習能力。
這些青少年在抑郁、焦慮、失眠和沖動方面的“分數”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數不表示網絡成癮的參與者)。
好消息是,這些手機成癮的青少年在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后,大腦化學物質比例可以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
手機的出現,本來是為了讓溝通更便利,結果卻使得人們更加孤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