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及解釋:曲高和寡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5 18:09:35

成語典故及解釋:曲高和寡
【成語】: 曲高和寡
【拼音】: qǔ gāo hè guǎ
【解釋】: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F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成語故事】:
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一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里》《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到了唱更高級的歌曲時,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里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自己品行高超,一般的人不能了解,所以有人說三道四。
和(音賀)指跟著別人唱;寡是少的意思。
這個成語后來比喻言論、作品很深,能理解的人很少。有時也用來諷刺別人自命不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