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將來立足社會最需要的八種能力,培養要趁早!(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9 18:57:02

在外面,父母可以多為孩子提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機會,在同伴交往過程中,孩子就會逐漸學會處理沖突,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5. 承擔責任的能力
許多成人的生活很痛苦,部分是因為他們沒有直面自己問題的勇氣,沒有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呢?
家長要分清哪些事情是孩子的責任,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責任,不要越位去把孩子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比如,家長常常為孩子寫作業的事情焦慮,其實寫作業是孩子的事情,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可以給孩子提建議,但是為學業負責的一定是孩子。
6. 認識自己的能力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尼采說:“成為你自己”。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呢?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需要觀察和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天賦和秉性,并順應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孩子。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鼓勵孩子多去嘗試不同領域,讓孩子在嘗試中對自我有更深的認識,另外,廣泛的閱讀會為孩子提供更大的視野,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7. 同理他人的能力
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去考慮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即能夠對他人有同理心,是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之一。
擁有同理心的孩子,更體貼和寬容,有更好的人際關系,也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幸福感。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呢?
當孩子出現情緒時,父母要去共情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父母是否能夠共情孩子會直接影響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
8. 積極樂觀的能力
從監獄的窗戶向外望去,一個人看到的是監獄的圍墻,另一個人看到的是滿天的星星。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和自信心。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能力呢?
父母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聯結,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孩子形成積極樂觀的品質。
這八種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在日常互動中有意識地幫助和引導孩子,為孩子將來擁有幸福而成功的人生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