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古詩兩首(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24 17:18:02

3.學生匯報交流。
(1)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認識浮萍。
①導學:浮萍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②看,這就是浮萍,它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著畫面讓學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圖片。)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4.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1)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2)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干什么?(窺視、偷笑。)
(3)我來采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4)指導朗讀。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3.師引導: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你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
4.小結:其實,像這首詩一樣,寫兒童有趣的詩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讀一讀。
五、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以詩引詩,創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相機出示"泉""流""愛""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鞏固字音,交流識字方法,聯系詩句或者生活實際理解字義。教師相機指導: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奏。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一)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
(二)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機引導質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舍之情。)
(3)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它們會說些什么?
(4)"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5)引言:多么細微的畫面,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①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②配樂讀。
2.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的美麗姿態嗎?
2.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景色呢!正等待著大家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
五、寫字指導
板書設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