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探路農村幼教本土化(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27 19:30:07

“五個一批”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
城區公辦園從原來的1所增加到3所,全區19個鄉鎮新建了公辦中心幼兒園,144個村新建或改建了村級幼兒園……幼兒園數量的增多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也引發了空前的師資壓力。
為了補充學前師資隊伍,贛縣區果斷采取招聘一批、培養一批、選拔一批、購買一批、招募一批的工作思路,創新幼兒教師培養和補充機制。實施五年制大專農村幼兒教師定向培養計劃,100名畢業生于今年充實到公辦園任教;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補充鄉鎮中心幼兒園非事業編教師100名,縣財政給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資金補助;招募巡回支教志愿者212名,安排到106個鄉村學前教育支教點開展巡回支教。
教師數量增長的同時,專業水平也在穩步提升。“如今,孩子真正成了游戲的主人,實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黃邦英見證了教師教育理念的一次次升級,“過去,老師習慣于把孩子‘圈養’在教室里,規規矩矩地上課,很少安排戶外游戲活動。”
鄉鎮幼兒園到城區幼兒園跟崗學習、專家巡園指導、高校幫扶支持培訓……近年來,贛縣區實施了在崗幼兒教師能力提升計劃九項活動,并帶領教師“走出去”參加培訓,讓教師接受了一次次觀念風暴的洗禮。
“開發農村本土課程資源對教師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教師需要學會分析孩子們在戶外的行為表現,及時發現他們的興趣,調整計劃并創設出課程。”作為大田鄉中心幼兒園史上最年輕的園長,90后姑娘邱悅在培訓中得以迅速成長。
推行游戲化的幼兒園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如何幫助家長更新理念,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伙人?
“我們增加了座談、家訪、家長開放日的頻次,通過制作美篇、微信公眾號等,將每周開展的特色活動分享給家長,解讀孩子的游戲行為,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困惑,從而普及科學的育兒理念。”邱悅欣喜地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主動參與到幼兒園游戲點子的開發和材料的收集、制作過程中來。
鎮村一體化改革激發辦園活力
“原來我所在的幼兒園歸中心小學分管,但小學學科教育和幼兒園保教有很大區別。”城關幼兒園北園園長劉影平介紹,“有時候打報告采買布置環境以及開展游戲所需的材料,校長會提出疑問,很多工作難以得到支持。”
在原有的“兩張皮”管理模式下,村小附屬幼兒園的人、財、物都受制于小學,并且容易引發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不利于保教質量的提升。如何通過管理體制的改革,讓幼兒園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在走訪完各鄉鎮幼兒園后,譚裔明心中有了答案。
“若能申報成為市級示范園,就直接任命園長,獨立出來,與中心小學平級。”2016年,贛縣區出臺鎮村一體化改革試點制度,獨立出來的幼兒園在財務、業務、教師隊伍建設等管理方面享有自主權。
2016年6月,贛縣區大埠中心幼兒園園所竣工,原來在大埠中心小學擔任副校長的劉福林成為幼兒園的負責人。劉福林全身心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帶領教師積極參加培訓,拓寬教師的教研活動空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幼兒園在2017年被評為市級示范園,隨即從中心小學里獨立出來,成為鎮村一體化試點幼兒園,劉福林被正式任命為“園長”。
“改革管理機制的同時,我們還通過創新教研機制,促進辦園專業化和特色化發展。”譚裔明介紹說。
2016年以前,贛縣區的學前教研機制較弱,改革啟動后,贛縣區建立了公辦園“集團式”教研機制,以省級示范園和市級示范園為龍頭,分片區建立教研機制輻射周邊公辦園和民辦園,開展“結對幫扶”“青藍工程”等多種形式的對口支援活動。同時,創建幼兒園名師工作室,嘗試走一條公辦園集團化辦園之路。
管理與教研機制的創新進一步激發了辦園活力,帶動了區域學前教育水平整體提升。自列為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以來,贛縣區有15所鄉鎮園被評為市級示范園,1所園被評為省級示范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