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和孩子溝通?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02 16:56:25

父母怎樣和孩子溝通?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實際是兩個生命的碰撞。應該說,碰撞所產生的內容是無限豐富的,它所達到的高度也是沒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上,不要滿足于初見成效,而應該學習教育的藝術,不斷提高溝通的層次,使親子關系達到更高的境界。 根據許多成功的經驗,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藝術,主要表現在傾聽、發現、童心未泯、老謀深算、哪壺先開提哪壺、說話算話等幾個方面。 許多聰明的家長就是注意了傾聽(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話也要耐著性子聽),誘出來孩子一串串心里話,使溝通變得很容易。有一位家長向我咨詢"孩子太不愛說話怎么辦",奇怪的是他的孩子和我談起汽車來卻是口若懸河。后來我終于發現原因就是母親說話太多,不注意傾聽。在半小時內,只聽見母親一個人在講,孩子剛要講,又被母親搶了話茬,孩子只好在一邊苦笑。 所謂傾聽,就是不但要努力地聽進去,而且要思考,注重發現孩子談話中的閃光點。發現孩子第一次正確運用成語,要給予贊賞;第一次引用了一首古詩,要表示受到感動;發現孩子能夠慷慨陳詞,有理有據地爭辯,就應該有意地驚呼:"我家出了一個雄辯家!"。這樣,孩子不但愿意經常和家長溝通,而且還會自動提高溝通的質量。
兒童情商老師告訴我們,兩代人溝通的藝術,在于家長既是"童心未泯",又會"老謀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對家長敬而遠之,沒有共同語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沒有"老謀深算",則無法引導孩子。 有些家長和孩子溝通常常失敗的原因,就是"恨鐵不成鋼","哪壺不開提哪壺"。其實溝通成功的藝術就在于"哪壺先開提哪壺"。 有個平時動作總是慢騰騰的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父親說:"爸爸,今天體育課上我跑了第一名!"父親有點納悶,但還是說:"小冠軍,快把比賽的實況給爸爸描述一下吧!"原來是上體育課的時候,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比賽,這個孩子在小組跑了最后一名。然后每組最后一名同學再比賽一次,這個孩子就是這次"安慰賽"的冠軍。孩子明明是小組比賽的最后一名,只是可憐的敗將中的冠軍,還值得高興嗎?但是通過談話父親發現的是孩子可貴的自尊心,于是決定和孩子一起慶祝"過五關斬六將",閉口不談"敗走麥城"。
試問,哪個孩子不愿意和這樣一個能理解自己的父親溝通呢? 有些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上過于急躁,總幻想一兩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這不可能,因為兩代人年齡差異很大,又成長在不同時代,理解需要有一個過程。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扎實的行動,那就只好在親子關系上長期吃著"夾生飯"。
和所有的友誼一樣,兩代人的溝通關鍵是一個"信"字。"說話算數"道理很簡單,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如果不肯學習"曾子殺豬教子",那就只能在家中成為整天高喊"狼來了"而無人理睬的可憐蟲,哪里還談得到兩代人的溝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