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受訪者身邊有小學生因上學時間早而睡眠不足(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02 17:08:57

調查中,59.1%的受訪者認為推遲中小學上學時間有利于學生身體健康,54.7%的受訪者認為這能緩解家長早上的時間緊張,53.0%的受訪者認為能讓學生上課時精力更加充沛。不過,也有31.4%的受訪者擔心會導致必要的課業任務不能得到合理安排,28.6%的受訪者擔心家長可能難以協調送孩子上學和上班的時間,18.8%的受訪者擔心會增加學校的管理難度。
65.7%受訪者認為確定小學上學時間應考慮學生身體發育情況
山東青島某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葉欣說,她的孩子所在的學校一年四季都是7:50預備,8:00上第一節課。葉欣認為這樣不太合理,“不同季節的溫度、日照時長都不同,人的身體狀況也會有變化。冬季天氣冷,應該考慮調整上學時間”。
北京市史家小學分校校長高滿洪指出,雖然推遲小學生上學時間的初衷是好的,但必須要考慮家長工作是否能適應孩子晚上學的新規律,以及多出來的時間里孩子是否真的能補充睡眠。她表示,如果推遲上學時間,學校管理方面不存在大的問題,老師按新的上學時間來即可。
調查顯示,確定小學上學時間,受訪者認為最應該考慮的兩個因素是學生身體發育情況(65.7%)以及學生年級和學業任務情況(62.3%),其他還有:城市路況(48.7%)、監護人時間(39.7%)、季節和天氣等地理因素(37.2%)等。
唐智松認為,推遲小學生上學時間,同時增加早上的校內活動,既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也給家長減輕了負擔。而延遲放學時間能夠擠壓校外培訓機構的空間,促進教育走向理性、走向科學。
“可以通過多渠道、廣范圍地對不同職業的家長做調研,看看家長們的考量,做到真正有利于孩子,真正惠民。”高滿洪認為,相關部門可以組織調研,利用大數據手段,得到有效信息。
要切實保證小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和早餐時間,調查中,32.1%的受訪者希望學校合理安排學業任務,保持適當學習強度,31.1%的受訪者建議家長理性選擇課外輔導班,減少孩子附加作業,20.7%的受訪者希望城市優化交通狀況,15.5%的受訪者認為需充分考慮季節變換等因素。
廖婷婷認為,如果學校整體調整上學時間有困難,可以先把晨讀取消,改在其他時間段,盡量讓孩子們早上多睡20分鐘。“或者把學生的午睡落實到位”。
唐智松認為,在推遲上學時間的地區,學校應借此機會重新制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作息表,安排豐富多彩的校內活動。“考慮到東部、西部地區時差大,具體城市環境不同,可以因地制宜,允許各校存在差異”。他期待相關部門嚴厲打擊校外培訓現象。“小學生入學時間背后涉及的是考試、升學等復雜問題。政府要重新科學地評價學校績效。只有評價學生和學校的指標完善了,推遲上學時間才會得到有效落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