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可視化思維工具的支架作用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12 19:21:22

探究學習作為一種創造性學習方式,以學科或真實生活中的問題為基點,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循環探究學習策略,讓學習者的高級思維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在問題解決的探究過程中水到渠成。但是,在傳統的探究學習中由于缺乏一些探究的支架工具,探究學習顯得淺薄,很難深入到核心。思維導圖與大腦運行機制有許多相似之處,其發散性思考、關鍵詞探索、網狀關聯等特點,可以讓探究逐步深入。
思維導圖作為學生實踐探究的可視化支架、思維創新和交流合作的媒介支架,為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合作學習提供了有力幫助。例如,在探究學習案例《螞蟻行為探究》中,思維導圖是每一個小組協作探索的核心支架。小組成員把思維導圖作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橋梁,通過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共同繪制思維導圖解決學習問題。“螞蟻偵探隊”小組在探究“螞蟻為什么打架”中,用思維導圖繪制出實驗探究結果。在共同繪制和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每位成員以創新的思維方式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協作繪制思維導圖能提高小組成員間的協作能力、認知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小組成員對話協同中共同完成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等思維支架工具的運用,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關鍵的是為學生在“統整項目課程”學習中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有力支撐,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
思維導圖借助關鍵詞進行想象、聯想的發散性思考特點,可以讓探究逐步深入,直達問題的核心。我們在實施“統整項目課程”中,思維導圖是支持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最重要的支架。通過思維支架工具的運用,可以很容易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例如,在“全球生態探究”統整課程中,“熱帶雨林組”的學生通過網絡搜集資源,利用圖式化的思維導圖很輕松地把熱帶雨林的生態圈可視化,直觀地把突出層、樹冠層、中間層、灌木層、河流層的生物分布情況及特點呈現出來,一目了然。在進一步探究中,學生對熱帶雨林生態圈中某一生態層中的生物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如探究灌木層的動物——梅花鹿,學生用思維導圖從梅花鹿的名稱、棲息地、食物、天敵、繁殖、壽命、外形特征、拓展知識等8個方面進行探究?梢暬季S工具的運用,為學生開辟了直達核心的探究路徑。
(摘編自《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