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教厚,又把書教薄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12 19:27:41

且行且思
教師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在我看來,教師成長大概有三個比較明顯標志:
把書教厚,又把書教薄。把書教厚是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疊加和累積,是知識能力的有效增長和豐富。然而從實踐來看,人的知識能力、財富職位、閱歷經驗未必總是有效的累積疊加。不少人的人生過程是“猴子掰玉米”——摘一個,丟一個,永遠在起點徘徊。
稱職的教師總是不斷帶給學生豐富的傳承和積淀,無論各個學段的知識還是拓展課內課外的能力,都能讓學生調動積累,讓學生永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真正優秀的教師不會滿足于此,因為僅是物理性疊加未必就是厚重,僅有“厚積”未必就能“薄發”——一座摩天大樓的巍然矗立,不是依靠鋼筋水泥的無序堆砌,而是要有強有力的內在支撐。學生知識能力的內在支撐就是能夠引領學生“舉一反三”“畫龍點睛”的學習能力、方法與規律。而認識理解這些能力、方法與規律,傳授并讓學生接受、吸收、消化,需要教師有化繁為簡、化整為零的精神和功力,需要教師能吃透知識的結構體系、內在聯系、演進軌跡、前沿動態等。然后,才能讓學生明晰重點、理解實質、把握內涵、掌控方法。
把書教厚,是打牢學生的知識基礎;把書教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把書教深,又把書教淺。把書教深,是遵循知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學習規律,循序漸進地讓學生不斷深化理解運用,學會調動已有積累,激發思考動能,不斷超越自己,獲取新知。
但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并非是書教得越“深”才越有水平。能讓學生癡迷于學習是一種本事,但能讓學生既進得去又出得來并且能夠“深入淺出”才是大本事。
把書教深,是錘煉學生功底;把書教淺,是開啟學生智慧。
把書教“莊”,又把書教“諧”。把書教“莊”,是指對知識的尊重與敬畏,是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嚴謹治學,認真教學,發奮求學。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要在學業上有所建樹,最重要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方法、習慣,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和學習探究的狀態。
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作為科學,理所當然要教得字斟句酌、一絲不茍;作為藝術,則要把書教得妙趣橫生、神采飛揚。
把書教“莊”,是教師的本分;把書教“諧”,是教師的本領。
對于學生而言,能遇上把教育做成藝術、做到極致的教師,是人生之大幸——比起日復一日枯燥無味的苦苦求索,這種亦莊亦諧的寓教于樂,就如賞心悅目的藝術盛宴一般,讓人感覺學習的快樂和美好。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天門市職業學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