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念奴嬌·赤壁懷古》(2)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26 20:08:15

“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是現場寫景,必不可少。一句說,亂石象崩墜的云;一句說,驚濤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亂石和驚濤搏斗,無數浪花卷成了無數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隱彼現,蔚為壯觀。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能不引起人們懷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發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作者在這里單獨提出周瑜來,作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僅因為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是關鍵性人物,更含有藝術剪裁的需要在內。
請看,在“公瑾當年”后面忽然接上“小喬初嫁了”,然后再補上“雄姿英發”,真象在兩座懸崖之間,橫架一道獨木小橋,是險絕的事,又是使人嘆絕的事。說它險絕,因為這里原插不上小喬這個人物,如今硬插進去,似乎不大相稱。所以確是十分冒險的一筆。說它又使人嘆絕,因為插上了這個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風流俊雅極有精神地描畫出來。從藝術角度來說,真乃傳神之筆。那風神搖之處,決不是用別的句子能夠飽滿地表現的。
“羽扇綸巾”──這四個字,充分顯示周瑜的風度閑雅,是“小喬初嫁了”的進一步勾勒和補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從這里就轉入對個人身世的感慨。“故國神游”,是說三國赤壁之戰和那些歷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許多感想──好象自己的靈魂向遠古游歷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難免要早生華發(花白的頭發),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這里,作者對自己無從建立功業,年紀又大了──對比起周瑜破曹時只有三十四歲,仍然只在赤壁磯頭懷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于是只好曠達一番。反正,過去“如夢”,現在也是“如夢”,還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澆奠,表示對它的敬意,也就算了。這里用“如夢”,正好回應開頭的“浪淘盡”。因為風流人物不過是“浪淘盡”,人間也不過“如夢”。又何必不曠達,又何必過分執著呢!這是蘇軾思想上長期潛伏著的、同現實世界表現離心傾向的一道暗流。階級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無法避免而不時搏動著。
綜觀整首詞,說它很是昂揚積極,并不見得;可是它卻告訴我們,詞這個東西,絕不是只能在酒邊花間做一名奴隸的。這就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也是劃時代的進展。
詞壇的新天地就是通過這些創作實踐,逐步發展并且擴大其領域的。蘇軾這首《念奴嬌》,正是一個卓越的開頭。至今為止,仍然象豐碑似地屹立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大道上。
【作者小傳】: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后追謚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