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其升:我的教育“長征”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01 15:04:41

沒有改革開放,沒有課堂改革,我甚至不敢想象自己會是什么樣子,我所在的杜郎口中學會是什么樣子。
我粗略梳理自己的成長軌跡,以此作為對改革開放40年的紀念。
我出生在山東省茌平縣杜郎口鎮,學習在杜郎口,成長在杜郎口,參加工作后依然在杜郎口。杜郎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因為課改與我緊緊“捆綁”在一起,我們彼此見證。參加工作近30年來,我從一名普通的教師做起,在工作中不斷審視、提升自己,對工作、對教育有了一些思考,在思考中不斷前進。
作為一名教育人,應該扎實踐行教育規律,在實踐中思考、探究、審視、論證、總結;作為一名教育人,務必在實踐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勤觀察、善思辨、常實踐。如此,才能成為重實操、依理論、有正見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影響我一生的“鼓勵”
1977年秋,我在杜郎口中學高中部讀書,學習成績在全班56位同學中倒數第五。一次期中考試,我的數學只考了56分。考試后的第三天下午,一位同學跑進教室對我說,劉老師讓你到辦公室去一趟。
懷著膽怯、羞愧的心情來到辦公室,我已經做好了挨批評的準備,可劉老師卻對我說,他要去縣城開會,數學課不能沒人上,想讓我給同學們講一講。
接下來的課間、課外活動、在宿舍睡覺的時間,我一直處于對這節數學課如何上好的思考中。真是應了那句話: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第二天上午的數學課結束后,有同學私下說,崔其升比老師講得還明白。
這個看似平常的小事,改變了我一生命運。一個學習差的學生,許多時候是被別人看不起的,心靈暗淡、郁郁寡歡。可老師不這樣認為,還對我“偏愛有加”,當時我內心的興奮、感動、自信不能言表。
從此,我愛上了學習。那時剛剛恢復高考,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1979年,我們班只考上我一個人。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老師的“無心插柳”對我卻有特別的意義。這也讓我參加工作后不斷反思,怎樣開啟教育成功之門。
首先,解決學生厭學問題。學生厭學是教育最大的問題,輟學甚至出現極端事件,起因在于厭學。做教育就是做“善良”、做激勵、做喚醒。在教師心里,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不可替代的,都應受到尊重,應享受有尊嚴的學習生活。越是有問題的學生,越應受到額外的偏愛,我們要以真愛入手,語言、態度、神情、動作、情感等要補償孩子的缺失,潤澤學生傷痕的心田,撫慰學生失落的精神。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其次,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傳授,而是學生嘗試、思考、鉆研,學思結合的過程。只要學生身心進入課堂,就會有收獲、有發展。也許達不到教師的期待,但不僅僅是收獲了多少知識,還收獲了自信,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我的作用,學有所得后的心理滿足感。教育不僅僅是知識、不僅僅是考試、不僅僅是升學,而是讓學生獲得自主能力、自信能力、擔當能力。
當下一些地方教育的悲哀在于錯把知識當教育,遺棄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上,當學生有進步、有收獲、有見解,厘清知識脈絡、揭示客觀規律時,受到師生的贊賞、認可、點贊,心里激發出的興奮、愉樂、自豪將為下一步的努力開啟新的起點,從此一發不可收,從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再次,做教育要以培養人為出發點,不要以考分為目的。真正以學生的激情、思考、研究、智慧為導向的課堂才能培養學生的興趣,達到人格學業雙豐收。學知識是為了長智慧,只有對所從事的活動深入其中,推敲琢磨、清晰原委,才讓人有興致。
背誦是教師硬功夫
1986年2月,原國家教委下發了《關于加強在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在我國現有的802萬教師中,不具備國家規定學歷的約占半數,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所占比重較大。”杜郎口這個小鎮,教師學歷低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我于1986年、1987年兩年暑期對杜郎口鎮學歷不達標小學教師進行培訓,當時培訓教材只有一套。我嚴格要求自己先背熟,再把相關內容默寫在黑板上,受訓教師做筆記,然后按照筆記學習、理解、內化。這么簡易的做法,杜郎口鎮在全縣達標率為90%,榮獲全縣第一。
這讓我對背誦、寫板有了深刻的認識。
背誦是學習的基石。這里的背誦不是死背書、背死書的死記硬背,而是了解、知曉、思考、感悟、分析、啟迪等皆在其中的綜合能力。學習的基礎在于切入內容,了解把握其意思,感受其精妙,或是事物本質,或是其自然規律,或是人文情懷,等等。學者必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這些的前提必先了解知曉,知曉的根本在于背誦。讀書學習貴熟,舉一才能反三,這里的熟與一,就是背。背才能知曉、才能思考、才能感悟、才能體會、才能吸收、才能明晰。
背誦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是一種做事的態度,用心、專注、扎實、虔誠;是一種做事風格,嚴謹、精準、高標、篤實;是一種學習方法,勤奮、認真。
寫板是課堂非常有效的手段。唯有寫板時學生才不會走神,實現人人書寫、個個動腦。不聞不如聞之,聞之不如見之,見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寫板是最好的行之。寫的過程動腦動眼動手,不專注不能寫,不用心寫不好,不惜時寫不快,學不好寫不對。多寫板還能錘煉專注能力、規范能力、記憶能力、進取能力等。寫板既促進學習,還能練能力,更能鑄人格。
板面是評比欄,優劣好壞一見便知。教師把握學情,學生自我判斷,生生之間互改互評。寫好給自己以信心,寫差給人以自省,改錯給人以完善,進而向好向優進發。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