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9-01-20 17:45:31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四年級下冊 說課稿
三、 說教學程序
1、我先由謎語導入,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學生猜出后,讓學生自由談一談自己對時間的認識,從而和作者產生共鳴。我隨機出示課題,讓學生質疑,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情景中去。我這樣導課的依據是新課標對三、四年級閱讀能力所要求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古人云: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生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同時,為了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帶著質疑探究課文內容,進而品讀課文內容,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接下來由整體插入到部分進行解讀。
2、品讀重點句段
過渡語:都說讀林清玄的散文有如飲一杯甘美的山泉。那就讓我們開始品吧,看看哪個同學從中品出了甘美的味道。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是為了將學生帶入文本的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為學生指明方向。新課標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生品讀時候,老師參與其中,和他們一道思考、交流和分享。在學生品讀較為充分的情況下,老師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出:同學們,你們品出其中的味道來了嗎?接下來,就把你們品出的味道告訴給大家。這樣處理,是為了呈現出完全開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積極思維而不受約束,也兼顧了好中差三層次學生的能力。同時,學生的品讀過程,是充足、深刻的。交流時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我將引導學生重點品讀如下三個內容:
課件出示內容:
昨天過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是個孩子,現在回到童年卻辦不到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你將來也會長的像爸爸一樣大,像外祖母一樣老。時間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了。
以后,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里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去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我看到小鳥飛到空中歸窠,它們飛得多快呀!明天它們可能沿著同樣的路線飛過,可時間已經不是今天,小鳥也不是今天的樣子,他們一定也變了。
讓學生自由讀,并說說自己的初步理解。再讀,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讀(指名讀,自邀伙伴讀,),再談自己的感受。聯系生活經歷啟發引導。
師:看著幸福的你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心中真是羨慕。于是老師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們一樣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了。可是——不可能了。因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們一樣小的年齡了,因為時間過去了,永遠不會回來了。同學們,你有這樣的經歷嗎?以此讓學生聯系生活經歷自由說,在切實理解的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失望,無奈,傷心等等)小結:是呀,我們從中感受到時間是多么——(板書:寶貴),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復返。(板書:一去不復返)
這3個自然段,是圍繞“時間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寫的。語言雖平實,含義卻深。學生沒有切身的經歷體驗是難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所以,設計了通過朗讀和聯系生活經歷體驗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的和突破教學重點。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過渡語:正因為作者心里感覺到時間是這么寶貴,所以充滿著不盡的著急、悲傷。那他為何這般著急和悲傷呢?過后,作者的心情又為何突然變得高興、快樂了呢?
課件出示內容: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后我常做這樣的游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自由讀,說說高興和快樂的理由。(努力,勤奮,珍惜時間,利用時間等等)
語文課要培養學生譴詞造句的能力,能品味詞語是能譴詞造句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品味詞語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通過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這里抓住“著急、悲傷”“高興、快樂”兩組詞語,通過訓練,以引導學生注意詞語表情達意的準確性。同學們,他這么珍惜時間,這么努力奮斗,那他會成功嗎?課件出示內容: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作。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自幼立志成為作家,青年時期獲遍重要文學獎,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