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9-01-20 17:46:34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四年級下冊 說課稿
。ǘ┲仉y點突破
老師先用飽含感情的范讀(課文較長,可選其中1~3首)將學生的情感帶入文本規定的情境之中,然后學生自由散讀,并選出自己覺得最有震撼力的詩節在班上展示朗讀,其他同學對其朗讀進行評價,老師可要從語速、重音與停頓、語氣與感情等方面以此為例進行相應的朗讀指導。
同學們通過朗讀對課文有了一個感性的認知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課文的內容與寫法進行粗淺的研討。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兩個提綱性的問題:作品創作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用引文中的語句回答;從創作手法的角度談談詩作震撼人心的原因——前者有關內容,后者有關寫法,重點應放在第二個問題上。
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品析詩作中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也可以與同學們的“作品”進行比較,以幫助學生獲得“取材身邊事,凡常更動情”的閱讀體驗。
這一環節是整節課的核心所在,要用盡量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將學生對詩作寫法的認識逐漸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以期對其日后的閱讀和寫作有所幫助。
。ㄈ┍容^遷移與情感升華
首先,請同學們欣賞根據《七子之歌》中的“澳門”一首改編的音樂電視作品,并引導學生比較不同藝術形式在感情表達上的異同(問題可以是:文字與音樂,哪一個更能撥動你的心弦,引起你的共鳴?為什么?)。
其次,結合授課時與兩岸關系相關的時事動態背景(如連宋大陸行、大陸贈臺熊貓、倒扁等)展望祖國必將統一的美好前景,并請同學們以“七子”的第一人稱給自己的“母親”(祖國)說幾句話。
這 兩個活動的設計,試圖起到從知識“習得”到運用轉化的“過渡”作用——以后者(實質就是仿寫)為例——在語言運用中,不斷地吸收詞匯、借鑒句式、承襲構思 等等,就是模仿。就學生運用語言而言,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教會他們學會正確的“模仿”,從而為“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我希望這個 設計能水到渠成地實現由語言積累到語言運用的能力遷移,使教學效果更為完滿。
。ㄋ模┙Y束語
一節好課應該在學生離開課堂時依然沉浸于這節課所營造的情感共鳴中,所以我設想中的課堂結尾應該是回味無窮,余音裊裊。擬用自創的一首小詩(附后)作為整節課的結束語。
如果等待是風霜刻下的皺紋/請讓我為你擦去未干的淚痕
如果等待是百年不醒的沉睡/請讓我為你敲響心靈的琴音
如果等待是時光雕刻的花朵/請讓我在你的臂彎里綻放天真
如果等待是歲月發出的請柬/請讓我斟滿醉人的思念與你共飲
如果等待是波濤洶涌的大海/每一次澎湃都激起心潮陣陣
如果等待是如水的月色/請讓我寄出塵封已久卻依然熾烈的書信
如果等待是破繭而出的蝴蝶/請讓我不顧一切向你飛奔
如果等待是滄海桑田的銘記/請讓我在你的額前莊嚴地一吻
如果 如果等待是一棵大樹呵/請讓我甜甜地睡去/在你無邊的濃陰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