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風入松》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23 16:42:00

小學語文古詩鑒賞:《風入松》
風入松
作者:吳文英 年代:南宋 體裁:詞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
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秋千索,
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注釋】:
�、俨荩浩鸩荨!’帲▂i4):埋葬。庾信有《瘞花銘》�!°懀何捏w的一種。
②分攜:分手�!【G暗:形容綠柳成蔭。
�、哿锨停盒稳荽禾斓暮洹�
�、苤芯疲鹤砭�。
�、萁患樱盒稳蓦s亂。
⑥雙鴛:指女子的繡鞋,這里兼指女子本人�!∮碾A苔生:苔生石階,遮住了上面的足印。
【評解】
此詞表現暮春懷人之情。上片寫傷春懷人的愁思。清明節又在風雨中度過,當年分手時的情景,仍時時出現在眼前。
如今綠柳蔭濃而伊人安在?回首往事,觸目傷懷。詞中以柳絲喻柔情。春寒醉酒,鶯啼驚夢,已覺愁思難言。下片寫傷春懷人的癡想。故地重游,舊夢時溫,見秋千而思纖手,因蜂撲而念香凝,更見癡絕。末句“一夜苔生”極言“惆悵”之深,又自含蓄不盡。這首詞質樸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
不論寫景寫情,寫現實寫回憶,都委婉細膩,情真意切,一反其堆砌辭藻,過分追求典雅的缺點,卻又于溫柔之中時見麗句,頗具特色。
【集評】
《詞綜偶評》譚獻云:此是夢窗極經意詞,有五季遺響。“黃蜂”二句,是癡語,是深語。結處見溫厚。
《海綃說詞》陳洵云:思去妾也,此意集中屢見�!抖山啤奉}曰:“西湖清明”,是邂逅之始;此則別后第一個清明也。“樓前綠暗分攜路”,此時覺翁當仍寓居西湖。風雨新晴,非一日間事,除了風雨,即是新晴,蓋云我只如此度日掃林亭,猶望其還賞,則無聊消遣,見秋千而思纖手,因蜂撲而念香凝,純是癡望神理。
“雙鴛不到”,猶望其到;“一夜苔生”,蹤跡全無,則惟日日惆悵而已。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情深而語極純雅,詞中高境也。
《詞綜偶評》許昂霄云:結句亦從古詩“全由履跡少,并欲上階生”化出。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絲柳”七字寫情而兼錄別,極深婉之思。起筆不遽言送別,而傷春惜花,以閑雅之筆引起愁思,是詞手高處。“黃蜂”二句于無情處見多情,幽想妙辭,與“霜飽花腴”、“秋與云平”皆稿中有數名句。結處“幽階”六字,在神光離合之間,非特情致綿邈,且余音裊裊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西園懷人之作。上片追憶昔年清明時之別情,下片入今情,悵望不已。起言清明日風雨落花之可哀,次言分攜時之情濃,“一絲柳,一寸柔情”,則千絲柳亦千丈柔情矣。“料峭”兩句,凝煉而曲折,因別情可哀,故藉酒消之,但中酒之夢,又為啼鶯驚醒,其悵恨之情,亦云甚矣。“料峭”二字疊韻,“交加”二字雙聲,故聲響倍佳。換頭,入今情,言人去園空,我則依舊游賞,而人則不知何往矣。
“黃蜂”兩句,觸物懷人。因園中秋千,而思纖手;
因黃蜂頻撲,而思香凝,情深語癡。“惆悵”兩句,用古詩意,望人不到,但有苔生,意亦深厚。
【作者小傳】:吳文英(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浙江寧波市)人。終生不仕。曾在江蘇、浙江一帶當幕僚。他的詞上承溫庭筠,近師周邦彥,在辛棄疾、姜夔詞之外,自成一格。他的詞注重音律,長于煉字。雕琢工麗。張炎《詞源》說他的詞“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而尹煥《花庵詞選引》則認為“求詞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夢窗”。吳詞多寫個人的身世之感,較少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在藝術技巧方面有獨到之處。詞作有《夢窗詞甲乙丙丁稿》四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