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六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9-01-26 16:42:05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語文 六年級下冊 說課稿
(二)圈景物,明詞意
1、自由讀詞,讀準音,讀通詩句。
這首詞比較簡單,讀來朗朗上口,多讀幾遍,孩子自然就能讀通讀順。有幾個生字,根據學情不同,著重正音。兩個平舌音“塞、蓑”,一個翹舌音“箬”,再有“斜風細雨”可能也有部分孩子念不準。
2、圈一圈,找景物
張志和不僅是位詩人,也是一位畫家,他的詞就是一幅畫。所以,我讓孩子默讀詞,圈出詞中所描繪的景物。可一邊讀詞,一邊對照看書中插圖。
3、擺一擺,找準景物位置。
為了讓學生理解詞,能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我設計擺擺景物。假如黑板就是一幅畫,詞中的九種景物該畫在哪呢?為了讓學生更明白,老師示范“鱖魚”、“蓑衣”。如果把蓑衣畫在這,那箬笠應畫在——(蓑衣上面),笠是生字,留給學生寫。老師示范這兩種景物還由于“鱖”和“蓑”是二類生字,只要求認不要求寫。其余景物學生填完。
請一位寫得正確的孩子上臺演板,這對于理解能力相對差的孩子無疑是一種示范。其余孩子在事先準備的畫紙上寫。在這些景物當中,斜風細雨的理解是個難點。于是,我問孩子,“斜風細雨”這樣寫對嗎?為什么?孩子會說,斜風,那風肯定是斜的。細雨被風一吹,也是斜的。我進一步問:細雨,像什么呢?斜風又是怎樣的風呢?引導孩子想象,體會“斜風細雨”的那種朦朧柔和之美。
4、 小結,初步形成畫面。
這時,一首詞真的就像一幅畫了,一首《漁歌子》自然而然就吟誦出來,學生看板書,試著吟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