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踏莎行》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02 20:49:07

小學語文古詩鑒賞:《踏莎行》
踏莎行
作者:歐陽修 年代:北宋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
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
①候館:迎候賓客的館舍。
�、谵梗合銡狻�
征:遠行。
轡:這里指坐騎。
�、厶鎏觯盒稳萋愤b遠而綿長。
�、芪冢焊邩堑臋跅U。
�、萜绞彛浩教沟牟莸亍�
【評解】
這是一首寫離情的佳作。在抒寫游子思鄉的同時,聯想到閨中人相憶念的情景,寫出了兩地相思之情。上片寫馬上征人。以景為主,融情于景;下片寫閨中思婦。以抒情為主,情寓景中。構成了清麗纏綿的意境。這首詞表現出歐詞深婉的風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集評】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春水寫愁,春山騁望,極切極婉。
王世貞《藝苑巵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淡語之有情者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唐宋人詩詞中,送別懷人者,或從居者著想,或從行者著想,能言情婉縶,便稱佳搆。此詞則兩面兼寫。
前半首言征人駐馬回頭,愈行愈遠,如春水迢迢,卻望長亭,已隔萬重云樹。后半首為送行者設想,倚闌凝睇,心倒腸回,望青山無際,遙想斜日鞭絲,當已出青山之外,如鴛鴦之煙島分飛,互相回首也。以章法論,“候館”、“溪橋”言行人所經歷;“柔腸”、“粉淚”言思婦之傷懷,情同而境判,前后闋之章法井然。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寫行人憶家,下片寫閨人憶外。
起三句,寫郊景如畫,于梅殘柳細、草薰風暖之時,信馬徐行,一何自在。“離愁”兩句,因見春水之不斷,遂憶及離愁之無窮。下片言閨人之悵望。“樓高”一句喚起,“平蕪”兩句拍合。平蕪已遠,春山則更遠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則人去之遠,不能自睹,惟存想象而已。寫來極柔極厚。
【作者小傳】: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他在政治與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又喜獎掖后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他的詞主要寫戀情游宴,傷春怨別,表現出深婉而清麗的風格。詞集有《六一詞》、《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