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2 13:00:0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教案 二年級教案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統計教案
單元 內容: 第七單元 統計
單元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和簡單的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本冊教材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通過這些教學內容使學生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本冊教材與上冊教材最大的變化是隨著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2個單位。教材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系學生的興趣。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解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解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單元課時安排:大約2課時
第一課時 統計(一)
教學內容: 課本 P94、95。 教學目標: 1、 學生在情境中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 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幾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 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4、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幾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調查表、統計圖、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設計:
一、興趣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誰想告訴大家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
2、老師知道大家喜歡的小動物都是非常可愛的。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只小動物,想知道他們是誰嗎?(教師逐個板貼:小貓、小狗、小兔、小雞)
3、大家喜歡他們嗎?現在老師非常想了解在這四種小動物中我們班喜歡哪種動物的最多,喜歡哪種動物的最少?你們想知道嗎?我們就來統計一下我們班喜歡這幾只動物的情況。 二、探索新知
1、 收集整理數據
(1)、請學生從學具袋里的四張動物卡片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張投在票箱里。 小貓 小狗 小兔 小雞 (或用表格文字打鉤: 學生活動。
(2)、合作完成數據統計誰想念動物卡?誰到黑板上來記錄?請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記錄。 (黑板上沒有表格,只有4種動物,有學生自己決定用“∨、正字、Ο等”)
2、 制作統計表
(1)、完成統計表
有和黑板上記的結果不一樣的嗎?我們一起把統計的結果填在統計表中。(注意統計人數是否和實際人數一致。)我們已經把喜歡各種小動物的人數統計出來了,看看統計結果,你有什么想說 的?(統計圖不夠清楚)
(2)、探索完成統計圖嘗試:統計表不夠清楚明了,有沒有其他的統計方法能讓我們一眼就看明白的?(出示統計方格紙)請學生根據統計表的數據試著涂一涂,完成統計圖。(學生嘗試活動,發現疑難:格子不夠)
(3)、探討:格子不夠怎么辦?請每組小朋友共同研究研究。用你們想的辦法試一試,看哪種方法好。學生活動反饋:請各小組上實物投影展示。預計:A、學生把格子涂到外邊去。(即往上涂) B、把不夠的格子涂在左邊或右邊。 C、把不夠的格子分開,即原來一個表示2個。(不能只是不夠的一格表示2應全部都表示2。)小朋友內交流不同的方法,討論嘗試發現:一格表示2個人比較合適。
(4)、演示:一格表示2個人,2格表示幾個人?3格表示幾個人?(依次出現數字)大家覺得這個方法行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