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寓言二則》(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7 20:03:57

七、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則寓言故事,一個是《亡羊補牢》,一個是《南轅北轍》。這兩則寓言都出自《戰國策》。《亡羊補牢》講的是一位養羊人第一次丟了羊,街坊勸他修羊圈、堵窟窿,養羊人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他又丟了羊,才后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于是趕快動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轅北轍》講的是一個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卻是朝向北方。別人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轅”是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杠;“轍”是車輪走過之后,路面壓成的痕跡。人們用“南轅北轍”這句成語,來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馳”的意思,含有諷刺、批評的意味。
八、課后習題
朗讀課文。說說“亡羊補牢”“揠苗助長”兩個成語的意思。
亡羊補牢:羊丟失了,才修理圈。比喻在受到損失之后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后再受類似的損失。
揠苗助長:把苗拔起,幫助其生長,后用來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讀一讀,說說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他在田邊轉來轉去。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第一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趕緊”一詞,說明養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
第二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這個詞語,寫出了那個人希望禾苗快點兒長大的急切心情。
選做:生活中有類似“亡羊補牢”“揠苗助長”的事例嗎?和同學交流。
“亡羊補牢”“揠苗助長”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如有的同學在考試之后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好,就發奮學習,把不會的問題弄懂,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就是“亡羊補牢”;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兩三歲就讓孩子練習體操,有的孩子受不了高強度的訓練,影響了身體的發育,這就是“揠苗助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