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夠用”的學生,是“真勤奮”還是“假努力”?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8 10:54:33

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但凡想在成績上有所突破,就必然遇到“時間不夠用”的難題。每天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之間奔波,還要針對薄弱科目進行額外的學習,每天兩點一線,一轉眼功夫,下一場考試就來到跟前。但是努力卻不見效果,所以最近有個詞特別流行——“假努力”。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成績好的學生似乎學得都很輕松,不僅吃喝玩樂樣樣不耽誤,也很少見到熬夜學習的情況。對學霸來說,比起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他們更看重的是學習效率。這樣的勤奮,才是“真勤奮”!
學習效率怎么來?科學的時間管理!而“假努力”與“真勤奮”,就差在這四個字上!
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學生,面臨的最直接的問題在于:事情太多。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需要完成的事情永遠是無窮的。但上面的第一張表,卻啟示我們——
◆ 既緊迫又重要的事,馬上去做
這些事在短期內會帶來較大的收益,需要在當下優先完成。
◆ 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抽時間也要做
這些事雖然不會在短期產生明顯的收益,但確是長期發展不可或缺的任務。例如制定學習計劃、歸納知識結構、分析錯題錯因、背單詞、課外閱讀等。
◆緊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這些事看似十萬火急,但對自己短期和長期的收益有限,卻往往會占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時間。例如朋友圈的一個新消息提醒、突然的一個電話、社團的一個臨時任務,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和處理規則(比如拒絕或尋求幫助)。
◆ 既不緊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
這些事暫時擱置或是削減必要的時間投入則是最合理的決策。
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過是緊迫的。
在此基礎上,重新思考每天的時間安排,知道自己的時間花在哪里,是否在一些看似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不妨在每天結束的時候,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按照15-30分鐘的最小時間單元記錄下自己的時間安排。在每天、每周結束后,考慮是否存在更有效率的安排方式?娛樂、活動、休息的時間是否過多或過少?
即便分清了不同任務的輕重緩急,很多學生仍然面臨時間不夠用的問題。細細盤點下來,一天的有效學習時間被大量的瑣事占用,例如通勤(上下學)、等待(等吃飯、等家長接送、排隊)、放松(飯后、午睡后)。
在時間利用與效率當中,當中同樣存在“二八定律”(Pareto Principle)。在效率最高“黃金時間”,2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80%的回報。在效率最低的“疲頓時間”,8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20%的回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