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27 10:37:5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
①溫造,字簡輿。性嗜書,不喜為吏,隱王屋山。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書幣招禮,造欣然曰:“可人也!”往從之。建封雖咨謀,而不敢縻以職事。及節度徐州,造謝歸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②時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鎮陰相撼,逐主帥自立,德宗患之。以劉濟方納忠于朝,密詔建封擇縱橫士往說濟,佐其必。建封強署造節度參謀,使幽州。造與濟語未訖,濟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盡忠,愿率先諸侯效死節。”造還,建封以聞,詔馳駟①入奏。天子愛其才,問造家世及年,對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臣犬馬之齒三十有二。”帝奇之,將用為諫官,以語泄乃止。復去,隱東都。
③長慶初,以京兆司錄為太原幽鎮宣諭使,召見,辭曰:“臣,府縣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穆宗曰:“朕東宮時聞劉總,比年上書請覲,使問行期,乃不報,卿為我行喻意,毋多讓。”因賜緋衣。至范陽,總橐郊迎。造為開示禍福,總懼,矍然若兵在頸,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還,遷殿中侍御史。
④興元軍亂,殺節度使李絳,眾謂造可夷其亂,文宗亦以為能,乃授檢校右散騎常侍、山南西道節度使,許以便宜從事。帝慮其勞費,造曰:“臣計諸道戍蠻之兵方還,愿得密詔受約束,用此足矣。”許之。命神策將董仲質、河中將溫德彝、邰陽將劉士和從造。而興元將衛志忠、張丕、李少直自蜀還,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乃用八百人自從,五百人為前軍。既入,前軍呵護諸門。造至,欲大宴,視聽事,曰:“此隘狹,不足饗士。”更徙牙門。坐定,將卒羅拜,徐曰:“吾欲聞新軍去主意,可悉前,舊軍無得進。”勞問畢,就坐,酒行,從兵合,卒有覺者,欲引去,造傳言叱之,乃不敢動。即問軍中殺絳狀,志忠、張丕夾階立,拔劍傳呼曰:“悉殺之!”圍兵爭奮,皆斬首,凡八百余人。親殺絳者,醢②之;號令者,殊死。取百級祭絳,三十級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漢江。監軍楊叔元擁造靴祈哀,造以兵衛出之。詔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亂者也,人以造不戮為恨。以功加檢校禮部尚書,賜萬縑賞其兵。
⑤后入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東都留守。卒,年七十,贈尚書右仆射。
(選自《新唐書》,有刪節)
【注】①駟,此指驛馬。②醢[hǎi]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后剁成肉醬。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不敢縻以職事
縻:束縛
B.逐主帥自立,德宗患之
患:以……為擔憂
C.恐四方易朝廷
易:輕視
D.卒有覺者,欲引去
覺:睡覺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壽州刺史張建封聞其名
②帝慮其勞費
B.①臣犬馬之齒三十有二
②造傳言叱之,乃不敢動
C.①將用為諫官,以語泄乃止
②長慶初,以京兆司錄為太原幽鎮宣諭使
D.①親殺絳者,醢之
②叔元,始激兵亂者也,人以造不戮為恨
15.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張建封擔心失去溫造,于是把兄長之女嫁給溫造為妻。
B. 造還,建封以聞,詔馳駟入奏。
溫造回來,張建封呈報讓朝廷知道他。德宗喜歡溫造的才能,下詔讓他乘驛馬至京師。
C. 朕東宮時聞劉總,比年上書請覲,使問行期,乃不報。
我在東宮時聽說劉總,等到我即位,他連年上書不斷請求進見,我派人問入覲行期,卻不予答復。
D. 興元軍亂,殺節度使李絳,眾謂造可夷其亂,文宗亦以為能。
興元軍叛亂,殺了節度使李絳,眾人認為溫造能夠改變那里的亂象,文宗也認為他有能力。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溫造盡管自幼喜好學習,不喜歡做官,過著隱居的生活,卻心甘情愿到壽州刺史張建封身邊做了官。
B. 唐德宗面對李希烈等人的叛亂,密詔張建封挑選縱橫士勸說表達效忠的劉濟,溫造被選中,并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C. 長慶初年,溫造以太原幽鎮宣諭使的身份,為劉總分析了他的處境,讓劉總幡然頓悟,歸順了朝廷。
D. 節度使李絳被殺,溫造前往軍隊處理事務,他利用智謀查找出了兇手,并對他們進行了嚴懲。
17.從②③④段中可以看出溫造是怎樣一個人?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