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送吳筱軒軍門序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27 10:41:04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送吳筱軒軍門序
光緒六年,國家以索取伊犁地,再遣使至俄羅斯。議未決,于是征調勁旅,分布諸邊為備,命宿將統之。而山東登、萊、青諸郡,三面阻海,其燕臺尤當番舶往來要隘。有詔命山東巡撫周公督辦山東軍務,而以浙江提督吳公副焉。
吳公于時方留防江南,且行,謂裕釗:“吾實駑下,不任是。又始至,人與地不相習,吾之心實惴惴焉。吾早夜以思,盡吾力之所能為,其濟若否,則聽之。吾以誠自處,而以謙處人,勞則居先,而功則居后,若是義免乎?”
裕釗曰:“大哉乎!以實心任事,事無大必濟,能下人者,眾附順功集焉。公誠率是言而允蹈之,奉 以終始,寧惟山東,雖以濟天下可也。天下之患,莫大乎任事者好為虛偽,而士大夫喜以智能名位相 矜。自夷務興,內自京師,外至沿海之地,紛紛藉藉,譯語言文字,制火器,修輪舟,筑炮壘,歷十有余 年,糜帑金數千萬,一旦有事,責其效,而茫如捕風。不實之痼,至于如此。海外諸國,結盟約,通互市, 帆檣錯于江海,中外交際,糾紛錯雜,國家宿為懷柔包荒,以示廣大,雖元臣上公,忍辱含垢,一務屈己。 而公卿將相大臣,彼此之間,上下之際,一語言之違,一酬酢①之失,刻繩互競,忿恨懻伎②,莫肯先下。 置國之恤,而以勝為賢,撻于市而誶于室,忘其大恥而修其小忿,何其不心競③者歟?國之所以無疆,外 侮之所以日至,其不以此歟?今公之所稱,故乃一反是,異乎今之君子者矣。中丞周公,故與裕釗舊 也,裕釗夙知之。其執誠與謙,宜亦與公同。二公協恭同德,揖志以輯④東土,裕釗撟首而眄成功之有日。
“公行矣!公之往,其駐師必于登州。吾聞登州城闕之上,有蓬萊閣焉,自昔海右雄特勝處也。異 日者公與周公大功告成海隅清晏裕釗雖老矣猶思蹇裳往從二公晏集于斯閣稱迷今日之言而券其信俾 倪東海之上憑檻而舉一觴。雖二公,其亦韙裕釗為知言乎?其為樂豈有極乎?”
【注】①酬酢(zuò):古時宴會上主向客敬酒叫“酬”,客向主敬酒叫“酢”,后即以“酬酢”指朋友之間的酒食往來。②懻伎(jizhi):忌恨。
③心競:以賢德相勝。《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臣不以心競而力爭。”④揖:同“一”,“揖志”意為同心同德。輯:原意為協調駕車的馬匹的行動,引申為治理,管理。
4.下列對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異日者公與周公大功告成/海隅清晏/裕釗雖老矣/猶思蹇裳往從/二公晏集于斯閣稱述/今日之言而券其信俾倪東海之上/憑檻而舉/一觴。
B.異日者公與周公大功告成/海隅/清晏裕釗雖老矣/猶思蹇裳往從二公晏集/于斯閣/稱述今日之言而券其信/俾倪東海之上憑檻而舉/一觴。
C.異日者公與周公大功告成/海隅清晏/裕釗雖老矣/猶思蹇裳往從二公晏集于斯閣/稱述今日之言/而券其信/俾倪東海之上/憑檻而舉一觴。
D.異日者/公與周公大功告成/海隅清晏裕釗/雖老矣猶思蹇裳往從二公晏集/于斯閣稱述今日之言/而券其信/俾倪東海之上/憑檻而舉一觴。
5.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光緒是光緒皇帝的年號。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皇帝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等。
B.觴為古代酒器。
C.提督為武職官名,負責統轄一省陸路或水路官兵;
D.公為敬辭,尊稱男子。中國古代有“公、侯、伯、王、男”五等爵位。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勉勵吳筱軒軍門“實心任事”,與同僚“協恭同德”,保衛國防,以使“海隅清晏”,語重心長,極其懇切。
B.作者對吳筱軒軍門“以誠白處,而以謙處人,勞則居先,而功則居后”的處事原則大加贊賞。
C.作者對洋務運動持否定態度,認為“歷十有余年,糜帑金數千萬,一旦有事,責其效,而茫如捕風”。
D.作者描述了日后成功慶賀的情景:蹇裳往從二公晏集于蓬萊閣,俾倪東海之上,憑檻而舉一觴。 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7.把下列各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又始至,人與地不相習,吾之心實惴惴焉。(5分)
(2)國之所以無疆,外侮之所以日至,其不以此歟?(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