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話推卸責任,孩子竟然無師自通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07 10:56:16

這一幕你家是不是也上演過?
“我家孩子已經3 歲了,最近做錯了事情以后,問他是誰做的,他就說別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做的,從來不說是自己做的,這些又沒有人教他,他怎么和大人一樣也會推卸責任了?”
專家解讀:
兒童說謊是因為擔心懲罰,而為自己建構出“真實的安全港灣”。他們與成年人的推卸責任有著本質的區別。
1.生理原因
由于大腦發育尚未完全,兒童有時很難區分真實與幻想。當他們預感到某種行為會帶來懲罰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鉆進自己的“幻想世界”。這并非是他們故意為之,即在兒童說謊的時候,他并不認為自己在編謊話,有意欺騙父母家長。他們對這些謊言深信不疑,真切地認為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的逐漸完善,兒童會覺察到有時不經意說的謊言可以讓自己免受責備,這對于兒童來說是個絕好的經驗,在類似事件的多次強化下,兒童便習得了這個趨利避害的行為。因此,我們認為當兒童開始說謊,這是個成長性的標志。如果,您的孩子正處在這個階段,也發現了孩子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請不要驚慌,這完全與孩子的品德水平無關,反而應該慶幸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發展。
2.避免負面情緒
3歲左右的兒童,自我意識開始出現。這是家長為其樹立規則的最佳時期。此時兒童的意愿與父母意愿常常產生沖突。這個階段,父母應該以一種寬容的狀態理解兒童的想法和行為,對良好習慣的要求需要做到溫柔的堅持。如果父母過分縱容,或著懲罰過于嚴厲,又或者有不公平的評判,兒童就會懷疑自我并感到害羞。
謊言在人類的進化史上有著趨利避害的作用,作為家長,又應該以何種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推卸責任呢?
1.不那么焦慮
孩子說謊,從某個層面上來說,是破壞了父母擁有完美寶貝的幻想。一個說謊的孩子常常會引發父母的焦慮,諸如:道德品質惡劣的孩子,不受歡迎的孩子等等。與此同時,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如果孩子被賦予這些負面的描述,似乎就如同這些家長也一并受辱一樣。另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多的家長期盼孩子能夠以一種透明的狀態存在。讓家長能夠隨時把握孩子的內心活動,能夠第一時間糾正孩子們錯誤的想法和行為。
2.給孩子空間
父母應該了解,自己的期望無法與孩子完全融合。而那些一舉一動都盡在父母掌握之中的孩子,往往會有低自尊的表現,因為沒有任何人喜歡每時每刻一絲不掛地暴露在別人面前。因此,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反而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3.以身作則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行為的鏡子,他們會從父母那里學到最基本的為人處世的原則。不希望孩子“像大人那樣推卸責任”,那么在平時,作為孩子的榜樣,就要時時留心自己的行為。
4.不要太早下結論
不要急于把真誠、誠信與不說謊畫上等號,因為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個說法很容易理解,一個真誠,有誠信的人并不一定是不說謊的。想想看,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果誰宣稱自己從不說謊,那這句話本身就是令人起疑的。更常見的情況,是成年人會為自己的謊言賦予一個意義,比如“善意的謊言”。孩子也一樣,了解孩子這么說的原因,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樣的幫助比單純教他做一個誠實的人更重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