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史記·甘茂列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09 16:35:56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史記·甘茂列傳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于秦,秦使張唐往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謂文信侯曰:“臣嘗為文信侯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地。’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強也。
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矣。吾自請張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請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甘羅曰:“應侯之用于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甘羅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歟?”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于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張唐曰:“請因孺子行。”令裝治行。
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為張唐先報趙。”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秦歟?”曰:“聞之。”曰:“聞張唐相燕歟?”曰:“聞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也。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后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節選自《史記·甘茂列傳》)
相關鏈接:
①相傳項橐七歲時就曾難倒過孔子;
②武安君:白起,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
③應侯:范雎,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10.下列斷句正確一項的是( )(3分)
A.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后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 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B.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后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C.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后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D.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后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1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卿”是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后,被趙王拜為上卿。
B.“乘”,量詞,古時一車五馬為一乘。乘車駕五馬,所以,“乘”有時作為“五”的代稱。
C.“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此文是將爵位賜給甘羅。
D.“質”或“質子”,兩國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對方作為保證。
12.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的是 ( )(3分)
A.秦始皇派遣張唐到燕國去任相國,但張唐曾帶兵攻打過趙國,他覺得趙國一定會怨恨自己,對自己不利,所以以此為借口推托。
B.張唐不敢去,呂不韋雖然心里不快,但沒也沒有辦法勉強他,結果年僅十二歲的甘羅看出了呂不韋的心事,主動請求去說服張唐。
C.甘羅用武安君白起得罪了呂不韋,結果被呂不韋逼死的例子警告張唐,如果他不聽呂不韋的話,只能是死路一條。
D.甘羅在出使趙國時,仔細分析了秦、趙、燕之間的關系,成功地勸說趙王割給秦國五座城池,后來秦國還不費吹灰之力就又取得了原屬燕國的十一座城池。
13.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
譯文:
(2)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秦歟?”
譯文: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