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八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10 17:21:34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八駿
八 駿
�。鳎﹦⒒�
穆天子得八駿以造王母,歸而伐徐偃王,滅之。乃立天閑、內、外之廄。八駿居天閑,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內廄,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廄,食粟日六斗;其不企是選者為散馬,散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為民馬,弗齒于官牧。以造父為司馬,故天下之馬無遺良。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穆王崩,造父卒,八駿死,馬之良駑莫能差,然后以產區焉。故冀之北土純色者為上乘,居天閑,以駕王之乘輿;其厖①為中乘,居內廄,以備乘輿之闕,戎事用之;冀及濟河以北,居外廄,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為散馬,以遞傳、服百役,大事弗任也。其士食亦視馬高下,如造父之舊。
及夷王之季年,盜起。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聞鉦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乃參以外廄。二廄之士不相能。內廄曰:我乘輿之驂服也。外廄曰:爾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爭而聞于王,王及大臣皆右內廄。既而與盜遇,外廄先,盜北。內廄又先,上以為功。于是外廄之士馬俱懈。盜乘而攻之,內廄先奔,外廄視而弗救,亦奔。馬之高足驤首者盡沒。
王大懼,乃命出天閑之馬。天閑之馬實素習吉行,乃言于王而召散馬。散馬之士曰:戎士尚力,食充則力強。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儕力少而恒勞,懼弗肩也。王內省而慚,慰而遣之,且命與天閑同其食,而廩粟不繼,虛名而已。
于是四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農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壯皆逸入于盜,馬如之。王無馬,不能師,天下蕭然。
�。� 選自《郁離子》)
【注】①厖(mng):通尨,雜;亂。此指雜色。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企:企及,趕上
B.齒:談到,提及
C.闕:通缺,補缺
D.右:袒護,偏袒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內廄之馬當服戎事,則皆飽而驕 B.以遞傳、服百役,大事弗任也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C.故冀之北土純色者為上乘 D.內廄先奔,外廄視而弗救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予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
16.下列句子中,與乃參以外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
B.我乘輿之驂服也。
C.馬之高足驤首者盡沒
D.爾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的故事富有傳奇性。穆天子因為擁有八匹駿馬而得以會見西王母和討伐徐偃王,垂名于世。而夷王之馬因為不事戎、養尊處優而在戰亂中損失殆盡,致使天下蕭條冷落。不同的結局可謂對比鮮明,褒貶盡顯。
B.本文以馬為議論重點,形象而又深刻。馬的優劣以產區分為四類,而天閑之馬、內廄之馬白白地享受優裕的物質條件卻百無一用,而有用之馬卻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變得灰心懈怠。這種以出生地為選馬的標準,荒唐而又愚蠢。
C.作者善于從生活中挖掘諷刺素材,將嚴肅的社會問題通過一些生活細節予以揭示。在戰事面前,養馬人之間互相推諉,夷王在無奈之下只好承諾一視同仁,但養馬人爭斗不斷,各自為政,落得空歡喜一場。這段細節描寫可謂豐富、飽滿。
D.本文采用虛構假托的故事來寄予深刻的事理,通篇講的是馬政,但實際談的是人政。寓言旨在告誡執政者要愛惜人才,不能按其出生地域、地位來區別對待人才,諷刺了元朝人才使用方面的民族歧視政策。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以造父為司馬,故天下之馬無遺良。(3分)
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儕力少而恒勞,懼弗肩也。(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