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本身心理病態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11 08:21:06

其實,除了認識不足等因素外,父母自身精神狀態并未引起社會的足夠關注,而事實是,一些父母可能自己本身心理處于病態。
普利亞·拉賈古魯等人在英國研究中的發現,也印證了這點,很多常用粗暴的攻擊性方式對待孩子的母親,自己本身處于精神痛苦的狀態。
2019年1月5日,一段母親瘋狂掌摑嬰兒的視頻在網上被大量轉發,事后證實這是一位22歲的母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感到孤單,想以打孩子的方式刺激丈夫回家。
藺秀云也認為有些家長自身有問題,她分析一些家長可能情緒調節有問題,抑郁,有人格障礙,或者自己小時候在原生家庭里面臨一些問題,所以才會做出那么讓孩子難受,讓別人看起來扭曲的事情。
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一個聽到的案例,一個未成年孩子殺了自己的母親,這個母親此前總是連罵帶打地讓孩子學習,考試一旦出了前三名,就一定會歇斯底里地把孩子打一頓,“孩子的心理已經被打擊得體無完膚了,然后痛苦扭曲,那種肯定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
“讓父母去接受這種治療或咨詢,肯定是一個最好的方式,但是父母未必意識得到,像高鐵霸座那些,如果看看他們成長的家庭,肯定有很多原因在里面的,所以也去多理解這些父母吧,不是說一味地譴責,可以去幫助他們學習到一些好的技巧。”藺秀云覺得,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可以起到比較大的作用,比如說,跟家長多溝通,推薦可能有心理障礙的家長去做咨詢或治療,把孩子解救出來。另外,社區可以多開展一些心理學培訓,同時對一些家里長期有“吼”“打”“罵”這樣的行為的,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去介入。
“或許可以借鑒一下美國的做法,像老打孩子這種情況,鄰居一定會報警的。當然,要看警察是不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如果是美國的話,就會鑒定一下,如果對小孩造成了傷害,小孩就會被帶離到那種寄養家庭,父母都看不見這些孩子的。”藺秀云分析,“可能需要我們全社會動員起來。”
2014年4月,民政部面向各省級單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開展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曾提出,“依托兒童福利指導中心、兒童福利服務工作站和兒童福利主任,廣泛動員專業化的社會服務組織參與,形成兒童福利服務體系,為有需求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輔導、心理疏導、監護指導、政策咨詢、能力培訓、幫扶轉介,定期探訪兒童等服務。”
崔乃雪認為,“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多項促進和保障兒童及家庭健康的政策,如果這些措施能夠落實到位,而不是停留于文件上,相信很多的悲劇可以預防或避免。”
“長期以來,中國父母的教養方式是經驗式的,針對兒童的福利和保護政策十分強調家庭監護主體責任,也就是說很多政策其實是建立在‘父母天生會教養孩子’這種假設上的,然而,家庭科學的發展證明,教養是一門需要學習的科學,而不是天生就有的技能。”崔乃雪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一些研究顯示,要改善養育孩子的水平,父母有必要在了解兒童成長知識、識別嬰幼兒需求、情緒管理和問題應對、有效溝通和安撫、社會支持等方面提升自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