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史記·蕭相國世家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11 17:15:0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史記·蕭相國世家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①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關中事計戶口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
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使使勞苦丞相。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從其計,漢王大悅。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舍,攻域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于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及漢興,而何之勛爛焉。
(節選自《史記》)
【注釋】①無害:無比,無人能勝。②厄塞:險要之地。
(1)對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所上必益信君。
B.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
C.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
D.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劉邦死后,群臣議定的廟號是太祖,謚號是高皇帝,廟號全稱為漢太祖高皇帝,簡稱為漢太祖,謚號簡稱為漢高帝。
B.布衣,指麻布衣服,古代衣服的質料主要是絲與麻,絲織品價格昂貴,富貴人家才能穿用,平民一般只能穿布農,因以布衣借指平民。
C.漢代的爵位共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常見的是xx王、xx公和xx侯這三等。封爵一般是需要有貢獻的,比如扶保劉邦的都侯蕭何。
D.食邑又稱采邑、采地、封地。它是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但不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何擅長文書,無人能比,曾經是沛縣縣令手下的官吏。漢高祖劉邦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蕭何就多次憑著官吏的職權保護他。
B.沛公進入咸陽以后,為了犒勞將領任他們爭搶瓜分珍寶錢財,唯獨命蕭何接受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法律文獻,并把它收藏起來。
C.平定了天下,論功行賞。群臣爭功,對高祖封蕭何為都侯,給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不服。高祖以獵人與獵狗比喻,以及追隨自己打天下的人數來說服功臣。
D.司馬遷對蕭何做了評價,認為蕭何在秦時充當刀筆吏,表現平平,未有奇節;到漢興之時,蕭何才施展抱負,大有建樹,堪稱勛爛。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為現代漢語。
①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②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使使勞苦丞相。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