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匠石之齊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9-04-20 15:11:40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shù)。觀者如市,匠伯①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②;三圍四圍,求高明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
①匠伯:即匠石,②杙(yì):小木樁,用來系牲畜。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絜之百圍 絜:丈量
B.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到 輟:中止
C.奈何哉其相物也 相:看待
D.不可以適河 適:適合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匠石之齊,至于曲轅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B.以至于此其大也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C.使予也而有用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幾死,乃今得之 而后乃今將圖南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石匠人去齊國的曲轅看到了一棵被當作神樹的櫟樹,樹冠高大,樹身粗壯,看的人如同趕集一樣多,而木匠師徒對此卻不屑一顧。
B.木匠認為櫟樹是百無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長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闡述了無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貼切自然,形象生動。
C.許多樹木正因為對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間許多事物都是如此。櫟樹因為無用才活得長久,又因為長壽而被世人尊為神樹。
D.文章善于運用對比說理。宋國荊氏生產(chǎn)楸樹、柏樹和桑樹,這些樹常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時許多有缺陷的牛、豬和人卻得以保全。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偈遣徊闹疽玻瑹o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谂畬汉醣扔柙眨咳魧⒈扔栌谖哪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酃饰唇K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