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辦法來培養小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24 20:52:38

過完了元旦假期,很多學生恐怕都要適應一下。首先是早上起床,冬天起不來,假期玩得太累,不想上學。其次是,作業忘記寫或者沒寫完。最后拖拖拉拉上學遲到。其實,很多小學生對時間是沒有概念的,這個概念是對時間的管理。有些孩子能根據父母的要求,做時間管理。有的孩子幾乎沒有,所以就誕生了很多“佛系”家長:我的孩子就這樣了,我也沒辦法。
其實,培養孩子對時間的管理,也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有一個自律的意識,盡管放假了,仍然能夠有效的學習,做到玩和學習兩不耽誤。那該怎么做呢?一起來看看。
1、 必須做和想要做
低年級的小學生們可能分不太清楚必須做和想要做,也就是主動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告訴孩子,哪些是放在第一位的學習任務,哪些是自己喜歡想要做的事情。家長可以羅列一個任務清單,比如必須做的事情列表:按時起床、自己整理書包、獨立完成作業,寫學習計劃等等。等到孩子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后,他會開始逃避一些必須做的事情,那么就應該和孩子溝通,告訴他,想要做的事情也可以列表,但前提是,要把必須做的事情做完。逐步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有序管理,學會自己設定優先等級。
2、 執行力:先從小事做起
能夠分清必須做和想要做以后,我們就要重點培養孩子的時間執行力。有的學生特別會寫執行表,曾經四年級的班上,有個學生的學習計劃條理清晰,導致一開始我以為是家長幫他寫的。后來她的媽媽和我溝通,這真的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執行列表,但是該學生執行力很差。為了培養孩子的時間執行力,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從小事做起。
孩子對于執行這件事,通常都是帶有抵觸的心態。他們會認為,這是媽媽要我做的,這是老師布置的任務。我們最開始讓孩子執行時間管理的時候,可以先從10分鐘的事做起。比如:10分鐘做完一篇閱讀理解;10分鐘整理好書包文具;10分鐘自己鋪床準備睡覺等等。做好10分鐘的事,再提高時間,再來做15分鐘的事,逐漸培養孩子對時間概念的掌控。
3、 學會和孩子溝通,接受他的不足
有些孩子的自律性比較差,或者一開始的習慣并沒有很好的養成。家長一定不要著急,學會和孩子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一起,找出最適合他的時間管理辦法。如果孩子總達不到要求和目標,我們可以放慢一下腳步,接受他的不足,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根源,再來改正。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不能總是靠吼罵。越是吼罵,孩子內心的抵觸越強。這是一個長期磨練的過程,對家長的磨練,也是對孩子的磨練。不要試圖一開始就要求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學會利用時間,管理好時間,才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