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材建設的7個追問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5 20:53:21

近日,以“70年來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之路”為主題的首屆中小學教材論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開。國內教材理論研究者、教材編研工作者、教材使用與發行者等300余名專家、學者,聚焦教材政策的發展歷程與管理經驗、教材編寫的歷史進程與經驗啟示、教材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等議題,展開了深層次探討。
追問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材建設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申繼亮(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
處理好教材建設中的“三大問題”
當前,我國的教材建設在向國際水平邁進,但仍有三大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體現國家意志的統一要求與教育教學過程的靈活多樣性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教科書設定的教育目標、要求是統一的,但由于年級、學校、區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不同,教學要想遵循教育規律必須因材施教。統一的要求如何與因材施教有機結合?這是今天研究教材過程中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第二,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與學生學習內容的選擇性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一方面,教材編寫修訂過程中,一些學科專家強調學科的邏輯性、完整性,認為本學科教材中安排的內容偏少,所以教材“越編越厚”。另一方面,學生學習時間是有限的,義務教育階段“減負”的呼聲也很高。所以,今后一段時間,如何在知識增加的情況下,教科書不再變厚,這也是一大問題。
第三,教材的穩定性與內容選擇的靈活性、開放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教科書的內容具有穩定性,修訂一次教科書短則5-8年,長則十幾年。教科書相對的穩定性與整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發展的新變化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適應,這一問題仍需要探索。
追問2:當前及以后教材建設的核心任務是什么
田慧生(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
提高教材質量要遵循規律
提高教材質量仍然是當前及以后教材建設的核心任務。提高教材質量,可以在兩方面給予關注。一是教材建設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和教材編寫的規律。違背了規律,下再大功夫、用再大力氣都可能適得其反。二是要通過加強研究促進教材質量的提升。我們在推進教材建設的過程中遇到的許多重大問題都缺少基礎性研究的支撐。這也是為什么教育部要在全國建設首批重點教材基地的初衷。
比如,在100多年前,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提出“什么知識最有價值”這個問題,100多年后的今天,這個問題還沒有回答好。尤其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孩子究竟應該學習哪些知識?教材中究竟應該納入哪些有價值的知識?這些問題我們從學理上、規律上還沒有講清楚。
我曾接待過美國哈佛大學一個做深度學習項目的教育團隊,他們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試圖通過對學習的研究回答學生究竟該學習哪些知識、什么知識有價值。以數學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為例,他們做了多次現場測試,每次都問兩個問題。首先讓學習過解方程知識的人舉手。全場觀眾都在舉手。接著再問,生活中還能經常或者偶然用到解方程知識的人請舉手,結果寥寥無幾。只有一次會議上有六七個人舉手,詢問得知都是數學教師。這種情況下,專家們開始反思,如果僅僅從學科的角度強調它的價值性,很難走出教材編寫的思維定式。這給我們一個啟示,教材究竟應該容納什么,哪些知識是最有用的?而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加強基礎研究。
追問3:新時代教材建設應遵循哪些原則
黃 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黨委書記)
教材建設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人
教材建設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人的問題,教材建設事關黨的領導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一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加強教材的思想性。教材建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教材編寫中的指導地位,幫助兒童從小植入紅色基因。同時,加強革命傳統、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民族團結以及生態文明教育,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充分體現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二是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中國特色和中國氣魄。目前這方面的內容在中小學教材中已經占到相當大的比例,下一步要著力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統性。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