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小學思政課“親切的面孔”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8 21:53:53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要想撕下思政課“板著面孔說教”的標簽,更好地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中小學校必須主動求變、求新,通過創新理念、拓展渠道、豐富手段、優化機制,主動擦亮并不斷豐富思政課“親切的面孔”,真正契合中小學生成長的需求和發展的期待,打造出學生一心向往、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走心思政課程體系。
擦亮所有學科課堂獨有的“思政課感染面孔”,讓親近動作豁然而貫通。中小學思政課堂無處不在,不囿于一室之內。理論上,所有學科都擔負著思政課施教的目標,教師需要相機激活顯性、隱性的施教載體或契機,在課堂上同步揭示這一學科課堂獨有的思政面孔——可以秉持“用教材教”的理念,整合學生關注的教學內容,或尋機穿插網絡熱點事件,或相機切入班級新鮮話題,或用活課堂上突然出現的小插曲等,讓思政話題在每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輕松“接地氣”;可以遵循適度的“拿來主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或詩詞大會,或辯論擂臺,或才藝展示……只有在思政課的育人目標和不同學科的教學任務充分融合的狀態下,同步吸引學生,才有可能喚醒學生們主動的“親近動作”,進而讓兩種施教目標相貫通。
擦亮每位執教教師自身的“思政課示范面孔”,讓感染動作無聲勝有聲。身教勝于言教,教師自身其實就是一門特別的“思政課程”。在校園內外,教師必須時刻意識到自身為人師范的“課程身份”,主動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優化好這一課程特有的“示范面孔”,保證可以時刻給予學生正向積極的影響。一是“零距離感染”持之以恒。課堂上互動過程中注意保持“朋友般”的互助姿態,俯下身子和學生們一起體驗思政教育目標達成的經歷,讓“面對面示范”“肩并肩激勵”悄然溫暖每名學生。二是“近距離感染”習以為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師應自覺在課堂內外的每一個細節里帶頭踐行諸如守紀律、樂助人、講團結等各種思政要求,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就可以看到做人做事的榜樣,在無聲的引領中激發學生見賢思齊的積極性。三是“遠距離示范”受益終身。教師校園內外應時刻堅守“身正為范”,自然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不見師長,即使走上社會,也會在示范效應下習慣成自然,時刻約束自己,謹言慎行。
擦亮每個施教過程特有的“思政課趣味面孔”,讓熏陶動作潤物細無聲。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讓思政課的每一個教學過程變得新穎、活潑、富有情趣,契合學生們的成長規律和興趣所向,才能有效地因勢利導,順利實現學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轉換,進而收獲理想的教育效果。無論是活動方式的策劃,還是因突發因素進行即興調整,學校應在每一個環節尊重學生們的喜好,既要精心打造鮮活實踐模式,讓學生眼前一亮,興趣盎然地參與其中;也要用心錘煉教育的細節,讓學生全程保持實踐熱情,主動嘗試每一個體驗環節而毫無倦意;更要巧妙激活“意猶未盡”的拓展需求,讓學生沉醉在每一種新穎的施教內容之中。思政課“魅力臉龐”不斷豐富、不斷鮮活,“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才會在期望中呈現。
擦亮思政課堂一張張“親切的面孔”,跳出拘泥一個固定模式的怪圈,以中小學生的成長需求為準繩,用心珍視課堂內外任何一個實施教育的機會,用心探究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用真心真情真愛在施教過程中去感染他們,這樣愿意親近、樂意相信、深受吸引、備受感染的思政課,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學生們成長成才的“紅色加油站”。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實驗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8日第5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