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不負芳華 聯袂而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8 21:54:42

擁抱未來,在今天的課堂培養明天祖國需要的人才。——華聯
小檔案:
華聯,天津市南開區中營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高級教師。南開區名校長、高級校長,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碩士生指導教師,天津市中小學“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學員,第七期、第五十二期全國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學員。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個人,天津市優秀教師、天津市新長征突擊手。
早上7點,天津市南開區中營小學校長華聯一如既往地坐在辦公桌前凝眸思考。
做校長多年,他還養成很多習慣:每天保證聽兩節課,找一位教師談話,找兩名學生了解情況。華聯是一位從教師堆里成長起來的校長,從教30余年,先后擔任班主任、大隊輔導員、教務主任、黨務人事干部、教育教學副校長、校長、書記等職務。無論是當“兵”,還是為“帥”,他始終對知識充滿渴望、對教育不懈求索。
在華聯的辦公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文件和他近期正在讀的幾本書。合上手中的書,華聯和記者聊了起來:“做校長首先要善于讀書,只有靜心讀書、安心讀書,才能讓教育實踐經驗找到理論的依托和歸宿……我喜歡的書,有時不止看一遍,最多的一本讀了七遍。”
以德立身 做服務者
“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遠比校長個人的功績重要得多。”這是華聯常講的一句話。
南開區咸陽路小學是華聯起步的地方。2003年,華聯初當校長,是南開區比較年輕的校長。
華聯常說:“關心教師問題無小事。”華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每位教師的細小變化都躲不過他敏銳的眼睛。一次,華聯在與一名教師談話時,發現她面帶疲倦,提不起精神。當華聯了解到她家中老人患了重癥,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在醫院陪伴老人時,二話沒說,主動承擔起這位教師的一半課時量,并多次到醫院看望老人。
像這樣的例子,能舉出“一籮筐”。無論哪位教師遇到困難,華聯總能第一個出現。曾有一名教師到醫院接受“會診”治療,當大夫詢問家屬怎么沒來時,愛人出差的這名教師十分尷尬。聞訊趕到的華聯出現在大夫面前,他謙和地對大夫說:“我就是她的家屬。”
“沒有為人之德,何來為官之德,何況校長從來不是官,而是服務者。”華聯說。他進一步解釋,單靠制度管人,會越管越死,限制人的發展。因此,要在加強制度管理的同時,注入大量的甚至超過執行制度的人文關懷,用感情去溫暖人。制度建設是有形的,而人文關懷是無形的。只有將有形與無形相結合,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成就教師的發展。
堅守傳統 立足當下
身為校長,華聯總能基于學校自身特點,提出切合實際的特色發展目標。華聯曾經使一所基礎薄弱校步入市級先進校的行列,而無論走到哪里,“守住過去的傳統,辦出今天的味道”又是華聯始終在做的事。
南開區五馬路小學是老牌的“全國勞動教育先進校”,從1985年開始一直堅持開展勞動教育。原中央教科所所長滕純曾評價該校是“勞動教育先鋒”。
到任沒多久,華聯就帶領教師自編教材,并聘請勞動模范作為校外勞技教師,逐步把學校的勞動教育推向新的高度。華聯打造了“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走”互幫互助的校內勞動基地、“與父母共建美好家園”的家庭勞動基地和“同在藍天下,共享幸福”的社會勞動基地……學校也因此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2012年7月,華聯被派往南開區中營小學任校長。這次,華聯接手的是一所創辦于1906年的百年老校,曾培養出著名內分泌專家朱憲彝、杰出戲劇家焦菊隱、原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著名書法家龔望、著名畫家杜滋齡、著名演員郭法曾等一批優秀學子。
“接棒”后,華聯深挖并賦予“勤、樸、敏、健”四字校訓新的文化內涵,同時結合中營小學自1964年傳承開展的學雷鋒活動,提出了“學雷鋒教育系列化,學雷鋒課程校本化,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思路。通過知雷鋒、憶雷鋒、找雷鋒、悟雷鋒、贊雷鋒、做雷鋒,將雷鋒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如今,中營校訓已成為該校全面育人的“輻射源”和素質教育的“能量庫”,也是一部無聲的“教科書”。一個個“小雷鋒”在中營校園成長,同時涌現出一大批雷鋒式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學校也被授予“全國百所德育示范校”等殊榮。
課堂創新 培養名師
“教學是一門慢的藝術,需要學生主動參與,靜心思考,時常溫習。”每次聽課后,華聯都會這樣叮囑教師。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