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學質量的“七·三”定律(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9 19:55:17

課堂管理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調控人際關系、調整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課堂管理有三個要素:一是課堂人際關系管理,指對課堂中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確立群體規范、營造和諧的同伴關系等;二是課堂環境管理,指對課堂教學環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環境的安排、社會心理環境的營造等;三是課堂紀律管理,指的是課堂行為規范、準則的制定與實施。
管理好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石,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水平,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態度決定方向和結果
對學校而言,所謂“七分態度、三分技巧”,就是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置于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如今的現實是干擾提高教學質量的因素太多,上面的千條線、萬條線都來到了學校這個“針眼”,大家忙于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喜歡搞活動,甚至置教學秩序于不顧,看似校園里轟轟烈烈,實則造成了校園的浮躁和浮夸。所以,一所學校對教學的態度,會影響教師對教學的態度。如果學校對教學的態度旗幟鮮明,把評價和獎勵指向教學質量的提升,那么教師就會重視教學,課堂就會穩定,教學質量就會提升。
對教師個體而言,所謂“七分態度、三分技巧”,指的是一位教師對待學生、對待教學的態度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一位富有愛心的教師,一位對學生負責的教師,去親近和關愛每一個學生,建立起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會為學生學習蓄滿發展的動力。“親其師、信其道”,一旦學生喜歡和信服老師,就會努力學好老師所教的學科,即使教師的專業技巧有些欠缺,但因為有個人的主觀努力,學生依然可能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教學實踐已經證明,一個不喜歡老師的學生,就難以學好其所教授的學科。
一位敬重自己職業的教師,一位富有尊嚴感的教師,一位為人師表的教師,就會端正教學態度,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去學習和實踐,不斷求教和思考,全面熟悉課程標準,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全面、認真備課,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課,按照學情分層布置作業,認真批改作業,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分類、“一對一”進行輔導,認真總結教學經驗,診斷自己的教學,不斷反思和改進。有了這樣認真負責、肯下功夫、扎實落地的教學態度,只要一節課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質量。
當然,在這兩個教學“七·三”定律中,并不否認“三分教學”的重要性,也不否認“三分技巧”的必要性。只不過比較起來,我們需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七分管理”和“七分態度”上,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學管理到位了,正確的教學態度才能夠形成并建立起來,就會收獲優異的學業質量。
。ㄗ髡呦抵袊茖W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