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與行動(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9 19:59:25

我覺得小組合作的價值就是:
第一, 從小組學習來學習合作。我們以前關注的是從班級的其他生活、從思想教育活動中學習合作。這些是需要的,但我關注的是從小組合作學習來學習合作。學習是需要合作的,包括測量,包括許多細微的工作,一個人做不了。
第二,從小組合作學習現代文明。合作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對學生合作的正確引導是引導學生對現代文明進行實踐。合作方式的演進是伴隨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而形成的,契約精神、平等觀念、民主觀念、規則觀念,與之相對的是等級觀念。小組合作學習是使學生在學習與探究知識的過程中理解現代文明、實踐符合現代文明的交流方式、養成符合現代文明的行為習慣。
第三,從小組合作學習做小公民。有合作意識、心中有他人、有規則、能夠傾聽,才可能在未來成為小公民。在課上學生交流、分享他人的作業、他人的結論,然后傾聽、觀看、交流、點評,這是一個真實的學習合作、學習民主的過程。
第四,從小組合作增強規則意識。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第一次或前幾次學生們發表自己的想法時都搶著說。經過教師的指導,在小組交流的時候大家就能夠有秩序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包括將別人的話聽完再提出疑問或發表建議。
學會合作需要怎樣的培養過程
我曾經以為合作很簡單,但學校教師告訴我,交往與合作要從傾聽開始,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合作不是簡單的能力,而是復雜的高階能力。高在哪里呢?
學校教師在充分借鑒、學習繼而反復實踐后,總結出“傾聽的六步驟”:第一步,像向日葵一樣把身體轉向講話的人;第二步,眼睛看著講話的人;第三步,微笑聆聽——用微笑的方式,傳達給講話的同學這樣的信息“我想聽你說”“我在聽你說”;第四步,聽懂的話,用“點頭”來回應;第五步,有問題的話,在別人說完一段話的時候提出來,跟他說:“你剛剛講的我沒聽懂,你可不可以換一種方式,再說給我聽聽,也許我能多懂一些”;第六步,別人的話要聽到最后。
我們還將“傾聽”的細節指導張貼在教室后面,隨時提醒師生要這樣做。比如,小組交流時我這樣聽:注視對方的眼睛,用眼神回應“我在聽你說”;以微笑或點頭,表示感興趣或贊同;邊聽邊想:他(她)的想法哪里和我一樣,哪里不一樣,哪些是我沒想到的;不打斷別人說話,有不同的意見,耐心聽完再提出,讓說話的人感到安心。
比如,表達能力——強調聽說能力的互動培養,表達個人的觀點:我認為……我的觀點是……質疑他人的觀點:我不同意××的觀點,我認為××觀點中的××是不合理(或不對的)。在××的觀點中,我同意他說的××,但是不同意他說的×××。真的是這樣嗎?你能否把你的觀點再說一遍;討論困惑的問題:一般是小組討論后提出集體困惑的問題。你剛才說的觀點是什么意思?能否再解釋一下?對于××的觀點,我不太明白;梳理小組的意見:我們小組一共有幾種觀點:分別是××,下面分別由××和××闡述自己的觀點……
培養匯報能力,學生可以用口頭、用作業紙、用圖示來表達小組的觀點。
在培養過程中,教師有許多技巧,比如桌牌,為了讓更多學生有發言的機會,學校桌牌有兩種顏色,如果發過言就將自己的桌牌調轉過來,就可以讓教師清楚地看到誰還沒有發言。除了桌牌之外,每個學生還有名牌,可以將自己的名牌貼到自己的觀點旁邊或自己贊成的觀點旁邊,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這樣就讓學生愿意表達、發表和交流;還要允許別人看,這是需要培養的,這是互相交流、互相借鑒,共同提高的過程。我們描述這種交流叫作“身體柔軟,心靈放松”,是自然的交流,不是僵硬、死板的。真正的小組合作學習要做到讓學生敢于說“我不會”,這說明環境安全,學生沒有自卑感。還有一句話就是——“聽”和“說”一樣重要。包括我們的空間、環境設置、距離不僅要有利于生生交流,也要有利于師生交流。
小組發言的時候,有的小組沒有機會發言,沒發言的小組里就有學生說:“我們這不就是擺設嗎?”這說明一堂課讓每個學生都發言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一個都不能少說起來容易,但讓每個學生都學會合作沒那么簡單。我們要知道,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合作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需要我們長期執著與堅守。
(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