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成為課改的行家里手(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9 20:04:05

第三,學生合作的效度如何,重點觀察有沒有被邊緣化的學生;調查小組內不同類型的學生解決拓展性問題的比例;觀察關鍵問題的交流情況、共識達成過程以及全員參與情況;觀察學生討論交流完成后,如何合理安排展講成員以及展講內容的準備情況;觀察小組長對交流過程的管理和學生相互之間對發言同學的評價。
問題提出與解決。在課堂觀察中,關鍵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最為重要。
第一,問題是否與目標一一對應?重點觀察每一層次的每個目標是否有對應的練習。
第二,問題是否精練、合理?重點觀察練習數量是否適中,并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完成的時間。
第三,共性問題的解決——探究的深度,重點觀察展講內容是否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學生對問題解決流程的應用能力;其他學生對展講同學的認同程度,以及對展講內容的評價;在學生展講過程中,教師是否適時、有效進行指導。
多向交流與互動。對話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沒有交流,就沒有對話學習。因此在課堂觀察時,必須全面觀察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情況:
第一,生生交流情況,重點觀察交流是否有意義和價值,交流的內容是否是拓展性和挑戰性目標的有關內容;小組內交流是否進行了有效的組織和安排,以及小組間交流是否考慮了不同類別的學生、是否關注聽眾的感受。
第二,師生交流情況,重點觀察交流的方式:是師問生答還是師生之間相互啟發,或者教師是否僅僅肯定或否定學生的回答;教師是否有效激活了學生思維,能否有效引導學生自我解答問題。
第三,對話互動情況,重點觀察師生互動時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居高臨下、權威自居還是耐心傾聽、交流;學生的交流是否對權威構成了挑戰,學生能否提出并回答有挑戰性的問題。
智慧點撥與指導。沒有教師的智慧點撥,就沒有思維的激活與碰撞。觀察課堂教師智慧點撥,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教師有效點撥和引導的情況,重點觀察教師是否做到了“該出手就出手”,給學生是否留下思考和討論的空間;教師是否對所有問題都進行了面面俱到的點撥,以及對非關鍵問題處理的藝術;點撥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教師是直接給出答案還是設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第二,教師評價學生交流的情況,重點觀察教師評價的時機是否恰當;教師的評價是否對學生有新的期待;教師評價對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有了這樣“五維”的課堂觀察,才能有更好的評課、議課,每個教師在這樣的課堂觀察中才可能逐漸走向專業,成為課改的行家里手。
(作者系清華附中校長助理、深圳市南山區教科所教研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