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一小:教師學習勁頭個個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0 19:30:40

“劉老師,這節課上得真不錯。”
雄縣教師發展中心語文教研員楊永樂剛一坐定,就朝雄縣第一小學教師劉素菊豎起了大拇指。
在剛剛結束的公開課環節,劉素菊為三年級學生講解了《小真的長頭發》這篇課文。楊永樂認為,這堂課抓住了教學重點,做到了精講多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給劉老師鼓鼓掌吧。”雄縣第一小學副校長孫蘭平在一旁提議。在熱烈的掌聲中,劉素菊害羞地笑了。
“在雄縣一小,天天都有公開課。”看著記者驚訝的表情,孫蘭平解釋到,“每天上午一二節,公開課都會在錄播教室進行,全校老師輪流上課。課前教研組集體研磨學案,課后教師進行反思修改。”
這些年,雄縣一小實施了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計劃,“天天都有公開課”就是其中的一項。
說起這項提升計劃的起因,孫蘭平回憶起了一段 “丟臉”的經歷。
原來,幾年前,教育局將全縣第一節課改觀摩課安排在雄安一小進行,接到任務的孫蘭平當時就懵了,因為全校還沒有一個老師上過課改課,作為副校長的孫蘭平只有自己硬著頭皮上。
觀摩課當天,一進教室的孫蘭平發現,縣長、教育局局長、專家和各中心校骨干教師全來了,臺下黑壓壓坐滿了人。“當時汗水就順著脊梁骨下來了,那節課都不知道是怎么上完的,效果自然不盡人意。”
從那時起,孫蘭平就下定決心要推著老師往前走,幫助他們全面提升專業素養,讓課改真正在雄縣一小落地。
然而,改革談何容易。教師平均年齡46歲,沒有30歲以下教師,學校連續數年沒有新進老師……這是擁有百年歷史的雄縣一小面臨的現實困境。盡管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是他們精力有限,對新的教學思想接受速度慢,很多老師不愿學習,更不想創新。
從強化教師主動學習意識入手,一系列參與式培訓在雄縣一小全面鋪開。組織教師分組研讀教材、編寫導學案,與國家級名師同課異構,每位老師外出學習歸來需要負責二次培訓,鼓勵每位老師參與各種類型的比賽……
“記得有一次參加縣里的說課比賽,學校召集各年級三十多位語文老師聽我試講,用一節課的時間,幫助我分析說課稿的各種不足,并提出改進意見。在之后的說課比賽中,我拿到了全縣第一的好成績。”在雄縣一小教師張真珍看來,正是在學校細致入微的專業指導和毫不留情的“逼迫”下,自己得以快速成長起來。
“我們的老師不僅要把課上好,也要懂理論,把自己培養成為研究型教師。”如今,孫蘭平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有了更大的期待。
為此,教師論壇活動成為了教師們展示研究性成果的舞臺。每位教師依據學校安排主題結合自身教學課例為大家做講座。每期三位教師,從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傾聽能力,到如何解讀教材,如何把握學科素養。老師們分享的經驗,學校課程部均保存下來形成資源庫,當老師們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共享修改,再次提升。
劉素菊現在常常被身邊同事們的學習勁頭所感染,“以前老師們到點上下班,現在很多老師第一節沒課也會提早過來,過了下班點,許多老師不愿意走,有的還聚在一起討論教案、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每周四固定來學校指導教學的楊永樂,則親眼見證了這些年來老師們的點滴變化,“老師們進步非常快,以前上課很多老師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今都能做到‘一課一得’了。”
為了進一步調動教師專業提升積極性,雄縣一小還專門開發了教師量化評價軟件,將教師外出學習、論壇講座、外出交流、優質反思等均計入教師量化考核。由專人負責對老師專業成長各個方面及時評價打分,教師隨時在自己的電腦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分數,實現了評價的及時和公開。
“劉老師,講的部分還有精減的空間,語言訓練還可以更規范些……”公開課點評環節已經結束了,楊永樂還不忘向劉素菊叮囑到。(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記者 焦以璇 周洪松)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