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微光”,照亮上學路(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5 20:59:49

現實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為什么要堅守?本可以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好的生活,為什么選擇奔赴最偏遠的鄉村?冉萬杰不斷問自己。
其實,在冉萬杰、蔡明鏡、劉暢們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敢想敢創新世界
當教師難嗎?當鄉村教師難嗎?或難或易,在于每個人心中那桿秤所傾斜的方向不一樣。
重慶市城口縣蓼子鄉第二中心小學教師鄧陽坤曾以為,當老師所謂的“教書育人”就是三件事:上好每堂課,認真批改每一份作業,及時處理每一件班級事務?僧斔嬲呱辖處煃徫缓蟛虐l現,自己把教師這份職業想得太簡單。
就像采訪中一位青年教師所說,如果只是單純把教師作為生存的工作,可能會誤了自己,更誤了學生。所幸的是,大多數鄉村青年教師身上都自帶一股活力,作為“90后”甚至“00后”,敢想敢創造成為他們身上的標簽之一。
“上好一堂課的背后是無數心血的付出,聽到孩子們說‘上課很無聊、課堂很乏味’,我的心很痛。”嘗到了苦味的鄧陽坤,開始琢磨如何改變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方式。
而許多像鄧陽坤一樣的青年教師,都在探索自己的教學之道。
英語教師劉咪針對鄉村孩子害怕英語、不敢開口說英語的現狀,巧用“首映效應”,激活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在第一節課上,她通過唱玩英文歌曲BINGO、口頭全英文自我介紹、想象力活動,刷新了鄉村兒童對英語學習的認知。
“第一堂課結束后,學生紛紛用驚喜、快樂、期待、有趣等字眼來描述他們的感受。”劉咪興奮地說。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蔡明鏡同樣挖空心思想了很多游戲:影子拼音、漢字藏寶圖、樹葉變拼音、我會寫名字等,她還將孩子帶出教室,走進山間田野去上課。山里孩子沒畫筆,美術手工課就不開了?蔡明鏡因地制宜,帶著孩子用白菜頭、藕、辣椒涂上墨水做拓印畫:玫瑰花、毛毛蟲都出來了……去年,蔡明鏡榮獲“馬云鄉村教師獎”,當她在三亞給學生直播看大海時,馬云專程趕來與她一起步行到沙灘,給了山區孩子一個大大的驚喜。
語文教師劉暢則運用自己大學期間所學的信息技術,在課上適當加入“驚喜”。比如在上《鳥的天堂》一課時,講到“起初四周非常清靜。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這一段落,她在PPT上加入了清脆的鳥聲,還伴隨著鳥兒振翅飛起的動畫效果,學生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后,許多聽課教師跑來“取經”:這么神奇,你是怎么做到的?為了上好賈平凹的《一只貝》這篇課文,劉暢考慮到孩子們從未見過大海與貝殼,特意從網上購買了不少真的貝殼作為教具,現場讓孩子們摸一摸、聞一聞,真切體驗貝殼的質感。
學校教務主任杜英英從教多年,聽了劉暢的課也不由得發出感慨,“以前別人聽完我的課說我是正規軍,如今我聽完劉暢的課,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土八路”。像劉暢這樣上課,孩子們當然也喜歡。學生孫天悅說她“上課的時候說話很幽默,講課很生動”,學生梁娣旗則評價她“不會的問題特別耐心地講”。
當一個又一個“微創新”隨著鄉村青年教師的加入而閃現在偏僻的山鄉,鄉村學校開始“變了”。他們帶來的創新無處不在,也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上一學期,譚承杰將韻律操、手勢舞、唱詩教給了孩子們,打造了學校里不一樣的課前三分鐘。就連班上的清潔工具,譚承杰也一一進行編號,培養孩子們愛護清潔工具的意識。
年輕而不浮夸,有活力有創意,這是許多老教師對青年鄉村教師的評價。不論是多年沒進過人的老學校,還是很少看見年輕教師的孩子們,青年教師補充到鄉村教育的血液中,正讓鄉村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
記住“當初的模樣”
在周邊許多同學選擇留在沈陽、大連甚至遠上北上廣時,出生于1995年的陳思和男朋友趙明明卻雙雙作出決定,一起考特崗教師,一起回到老家吉林省通榆縣,做一對扎根鄉村教育的鴛鴦。
如今,陳思和趙明明如愿考進了通榆縣第六中學,一個教語文、一個教體育,這對情侶檔每天討論最多的不是何時結婚,不是花前月下,而是那些調皮的學生究竟該如何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陳思、劉暢、劉咪等許多堅持投身鄉村、服務鄉村而又充滿上進心的年輕教師,都入選了“馬云鄉村師范生計劃”。他們覺得,自己就應該去做一點“雪中送炭”的事兒,為每一朵苔花的盛開發揮自己的光與熱。
關于未來,很難想象如此年輕的他們,為何會作出那樣堅定、理性的選擇?
劉咪說,教師這份職業能給我帶來極強的幸福感、成就感、價值感、使命感以及責任感,“I was born to be an educator!”陳思和趙明明說,至少近10年會堅守在鄉村學校,也許就是一輩子;劉暢說,我從未想過不當老師的那一天……
他們相信,只有自己變得更好,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入職不到一年的劉暢獨自租房住在市里,盡管也會感到孤獨,但課余時間排得滿滿的學習計劃,幾乎讓她晚上無暇出門逛街和聚會,如今她還考上了吉林師范大學的在職研究生,打算在寒暑假期間進一步充電提升自己。蔡明鏡苦于鄉村學校環境閉塞,但她依然通過網絡學習各種在線課程,寒暑假還會自費或者申請免費的公益培訓外出,有一年僅自費部分就超過6000元。李蒙則“鐘情”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創新文暉獎獲得者趙耿提出的CMC教育模式和舞臺教育理論,在教學中不斷嘗試……
雖然身在鄉村,但鄉村青年教師們依然希望能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改進教學方式,不做井底之蛙。
“我想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東西,教會他們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保證給孩子帶來能量,今后爭取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發光的小太陽。”譚承杰說,盡管每個人的影響力有限,但如果有越來越多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年輕教師遍布在祖國各地的鄉村,相信星星之火定會形成燎原之勢。
挑戰也在所難免,最大的困難就是在鄉村永遠保持激情與活力,他們害怕“在學校待久了會被同化,變成自己討厭的那類只知道批評指責孩子的老師”。
也曾有人對鄉村青年教師的選擇表示不理解。一個朋友就曾質疑冉萬杰:是不是在村里被磨滅了斗志,選擇安于現狀了?
“安于現狀?不,我們只是不忘初心。”冉萬杰一再強調。
是的,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幸福,所以堅守。在無數像他們一樣的鄉村青年教師身上,我們看到了希望和榮光,那是屬于鄉村學校的“青年之光”。
李蒙給那些還在象牙塔里的師范生捎上了一段話——記住,永遠記得當初走出校門信心滿滿的模樣,用第一天進教室的心情,用帶好每一個學生的信心去過好每一天。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15日第1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