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父母有分歧是大忌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7 21:00:46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爸爸批評教育孩子,媽媽出來袒護,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指責丈夫:“還管孩子呢,都是跟你學的!”這樣做,往往造成十分有害的結果。首先,孩子辨不清是非,會有恃無恐,對自己的錯誤毫不在乎,不利于孩子改正錯誤,另外,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還會使孩子養成耍兩面派、鉆空子、愛吵架的壞習慣。
那么,在爸爸或者媽媽管教孩子時,對方應該怎么做呢?
第一,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雙方應步調一致,當然這不是嬌慣縱容的一致,也不是訓斥打罵的一致,而是正確引導和說服教育的一致。比如:家長帶孩子到朋友家去作客,孩子非要把人家的玩具帶走,爸爸可以說:“爸爸回家給你做個木頭手槍,掛在腰上可神氣啦!”如果孩子還是不干,媽媽就接著說:“別人的東西不能要,你總要別人的東西,以后爸爸媽媽還怎么帶你出來玩呀?”這樣,父母互相補充,交替做工作,孩子就會心服口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了。
第二:如果父母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意見不一致,也應當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盡量取得一致,決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執,假如父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母親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糾正,還應由父親自己糾正。
第三: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互相尊重,維護雙方的威信。沒有威信的父母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為了使孩子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雙方更要互相尊重、愛護、維護彼此的威信。比如:孩子在背后議論母親了,父親聽了,決不能默然處之,而應批評孩了,有意見應該直接跟母親提出來,不該在背后議論。
小編提出:人與人的思想本來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更何況夫妻雙方也都是從小孩子成長起來的,由于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因此對于照顧孩子自然有不同的觀點。但 是如果夫妻雙方一直堅持已見,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甚至最終演變成單純爭論誰對誰錯的問題,那就偏離了教養的主旨,不僅夫妻雙方沒有一個是贏家,而且夾在中間的孩子也可能成為最大的輸家。
家庭教育是一門內容豐富的科學,夫妻應該共同學習,統一認識,通力合作,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有所分工,有所側重,但切忌扮不同的“臉譜”。即使發現對方教育子女有不當之處,也不要唱反調,不要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而是事后再協調,否則會降低教育效果,不利于孩子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