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時休息 輕松學習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1 20:45:20

漫漫學習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有學會按時休息,我們的精力才能得到恢復,學習也才能可持續下去。
輕松學習
糾正壞習慣:學習上打疲勞仗,不注意按時休息的壞習慣。
學習的勝利意味著獲得新知識,但學習同時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一味地發揮“拼命”的精神整天只知道學習,“頭懸梁、錐刺股,”最終只能是筋疲力盡,學無所成。列寧就十分反對這種“學習狂”的做法,他說:“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毛澤東也曾責問鼓吹這種精神的人說:“又叫馬兒跑得好,又叫馬兒不吃草,世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這就告訴我們:在認真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按時休息。
按時休息是完成學習計劃的前提,它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善于利用閑暇時間。生活要有張有弛,不能老是把大腦的神經“弦”繃得緊緊的。只有善于休息的人,才能徹底消除疲勞,也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工作。二是學習、生活要有計劃,要準確有規律地利用作息時間,干什么事都不要拖拉,每天用于學習的時間最好控制在:小學生6小時以內,初中生7-8小時,高中生8-9小時。如果不能做到按時休息,人的身體便極易疲勞。
養成按時休息的習慣對提高學習成績是大有幫助的。
13歲進人科技大學的少年大學生周峰,從小就養成了許多好習慣,如按時休息的生活習慣、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等。周峰同學在該學習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地學習,該休息的時候就輕輕松松地休息,自覺性極強,從不需要別人提醒,更不需要別人強制。他通過英語廣播學英語,一到點便準時打開收音機,他學習時總是全神貫注,思想從不開小差,精神略有溜號,便立即做出調整。
當我們疲勞了,就要注意休息。說起疲勞,我們往往把疲勞與體力方面和病理方面的因素聯系起來,卻忽視了心理方面的因素,這也是許多同學對自己既未挑擔又未提籃,卻仍感疲勞不堪而不可理解的原因所在。事實上,心理學家認為,心理疲勞往往比體力疲勞和病理疲勞更為嚴重,也更難消除。時間一長,就有可能會轉化為慢性疲勞癥,從而使人失去對學習、生活和工作的興趣,仿佛肩背重負走進了茫茫無際的戈壁灘,舉步維艱,無精打采,懶散無力,甚至產生對人生和社會的厭倦,就更不用說提高學習成績了。當你感到有以下9種癥狀時,就說明你的心理已經產生疲勞,需要按時休息了。
1.早晨起床后,感到全身發懶、四肢沉重、心情不好。
2.學習不起勁,什么都懶得去做,甚至不愿與同學交談。
3.作業中差錯多,學習效率很低。
4.容易神經過敏,芝麻大一點不順心的事,也會大動肝火。
5.出現眩暈、頭痛、頭重、背酸、惡心等癥狀,感到很不舒服。
6.眼睛容易疲勞,視力遲鈍,眼睛發渾,眼瞼發顫。
7.極易發困,可是躺在床上又睡不著。
8.便秘或者腹瀉。
9.沒有食欲,挑食,口味變化快。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按時休息呢?下面有兩個好方法,不妨試一下:
1.睡個好覺
當你感到疲勞時,你應當爭取睡個好覺,這對你消除疲勞和恢復精力是有很大作用的。現代生物學已經有充分的論據證明,不僅僅是人類,所有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由活動期和休息期有節律地反復交替所構成的,而休息期間,消除疲勞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睡眠。因此,要十分重視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等于睡眠時間越長,睡眠質量就越高。美國一些學者認為,用睡眠法消除疲勞的關鍵,在于恰到好處地滿足你的睡眠需要量。為了確定你的睡眠需要里,可以在第1周按你平時的時間睡眠,第2周把睡眠時間推后1小時,第3周則提前1小時。哪一周內你能在5-30分鐘內入睡,醒來時精神飽滿,且始終沒有令你不安的事發生,則那一周的睡眠量就最接近你個人所需要的睡眠量。
2.聆聽音樂
歡快的音樂能夠調節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功能,協調身體各器官的活動,這對于消除因學習緊張而引起的心理疲勞有很好的效果。專家指出,旋律優美的輕音樂會使人情緒鎮定、恬靜愉快:激昂的曲調,能激發人體內的潛能,使人精神煥發,對于消除因情緒消沉、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心理疲勞,效果尤為明顯。
好成績指南針
到了晚上,做劇烈的運動容易導致精神過于興奮而不能入睡,因此在睡前盡量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可以做一些安靜的事情,比如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寫寫畫畫什么的,等感到疲倦了,自然能睡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