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3 11:02:56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新課標版六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2、探討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讀課文,勾畫這段的中心句。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教師引導:作者圍繞這個中心句是怎樣進行論述的?
(先引用司馬遷的話作論據,然后具體講了什么樣的人死得毫無意義,什么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后,肯定了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重。)
(3)理解司馬遷的話。
(可在理解句子含義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幾個詞語來理解。“固”本來;“或”,有的;“于”,表示比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句子的意思,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要輕。)
(4)談一談生活當中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讓學生先組內交流一下,然后選幾個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內交流。如董存瑞、雷鋒、孔繁森、賴寧……)
(5)教師小結:這段話主要講了人死的兩種不同意義及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觀。
四、布置作業
1.熟讀生字,理解文中的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說說這兩部分內容各講了什么意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