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克服數學學習中的九大內在障礙(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3 20:34:23

第五,知識基礎障礙
數學知識是前后聯系的,數學課程的編排一般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比如除法運算沒有掌握,就會影響到后續的更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也不可能掌握包含除法的復雜運算,這就會使孩子產生消極畏難心理,長期下去就可能形成一種逃避的心理狀態。
第六,交流障礙
有些孩子會有一種羞怯、恐懼的心態,不善于和他人交流,比如有些數學問題自己應該解決而不能解決,這時候就應該詢問老師或同學,但有的學生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去詢問他人。久而久之,就構成了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的文流障礙。社會化的過程是一種社會學習的過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順利地發展。
第七,表達障礙
有的孩子很聰明,對于一個問題可以較好地解決,更快速地得到答案,但是在具體組織答案的時候卻遇到了問題,就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思維,這種障礙僅僅通過測驗成績是看不出來的。數學有自己的一套語言符號系統,語言的學習和熟練使用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反復的練習才能夠對數學語言揮灑自如地運用。
第八,注意力障礙
持續地保持某種程度的注意力是任何學習過程的重要因素,數學學習更是一個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學習活動。有些孩子不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在學習活動中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和興趣有關,和環境有關,也和學習的習慣有關。良好的注意力需要培養。對于有些兒童來說,注意力還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問題,比如患有多動癥的兒童,對于從事的一般活動就難以有持久的注意力。
第九,厭學心理
大多數孩子都有過學習厭倦的過程,人不可能持續地保持對學習的注意力,偶爾出現的對學習的厭倦是正常的,持續較久的對學習的厭倦就是問題了,應該想辦法解決。對于數學學習也是一樣。厭學心態和興趣相反,會阻礙孩子數學學習的主動參與,不能調動自己的情緒進行深入地學習,影響對數學問題的深入理解和自我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對學習的厭倦是各種復雜的心理共同作用的結果,沒有自信心、對學習的迷惑、得不到鼓勵、不斷地被指責以及沉迷網絡等不良習慣的影響都會成為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人的心理因素是復雜的,除了這些數學學習的障礙因素之外,還可以列舉很多。注意一下人們數學學習的過程就可以發現,有些障礙可能較為容易地改變,有些可能難以改變,因為形成數學學習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困惑”、“曲解”或“誤會”都可以導致學習的障礙。心理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靈魂的工程,因此,家長一定要從小幫助孩子克服上述各種數學學習障礙,而不應等孩子出了問題之后再去想辦法,那樣可能為時已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