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3 21:19:53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花之詠》語文教案
教學內容:
《花之詠》系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講讀課文。
教學理念:
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教育教學的重任。作為“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的語文教學,要擔當此重任,首先要在以生為本、發(fā)揮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針對重點、難點,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目的地通過啟發(fā)、點撥、喚醒,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學會探究、學會對應讀寫等等,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能力、審美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初讀詩文,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學會規(guī)范書寫生字,練習寫摘錄筆記。
2.理解“孕育、降生、撫養(yǎng)、宣報、聆聽”等詞語在詩文中的意思。
3.練習用“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提問思考,了解散文詩內容,理清層次。
4.理解散文詩的內涵,感受作者對真、善、美的贊美之情。
5.啟發(fā)學生感悟語言之美,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練習表達。
6.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情分析:
已上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和看法,但他們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的散文詩《花之詠》,語言輕柔、雋秀、清新,充滿了詩情畫意,要使學生在建構語言的過程中,感悟內涵、體會情感、學會運用,更需要教師及時的喚醒、啟發(fā)、點撥、提升。
教學重點:理解散文詩的內涵,感受作者對真、善、美的贊美之情。教學難點:啟發(fā)學生感悟語言之美,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練習表達。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以下展示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涵,感受作者對真、善、美的贊美之情。
2.啟發(fā)學生感悟語言之美,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練習表達。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