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三分鐘訓練”鍛煉貪玩孩子的耐性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8 21:11:40

皮奈特整天只愛看電視或玩游戲機,對書本絲毫不感興趣。每當他父親拿出故事書來講故事給他聽時,常常聽不到一分鐘,他就站起來去玩別的了。父母絞盡腦汁,也提不起他對書的興趣。
一天,皮奈特的父親拿著一個沙漏對他說:“這是一個古時候的鐘。你看到上面的沙子一直往下,就代表時間正一分一秒的過去,等到沙子全漏到下面時,就表示時間已過了三分鐘了!”
“真的?給我玩玩啊!”
“嘻,我們就以這個沙漏為計時器,我們一起看故事書,每次只以三分鐘為限,即是這個沙場的沙子從上面落到下面的時間,好嗚?’
“好的!一言為定!’
皮奈特果然靜靜地坐下來聽爸爸講故事,只是每當翻到故事書的第三頁時,他便霍地站起來說道:“三分鐘了,上面的沙全落到下面了。”然后又去玩他的玩具車了。
皮奈特的父親當然知道他根本沒有留意看書,雙眼只是一直盯著那個沙漏。他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決定翌日再來一次。
注意力
經過幾次的“三分鐘念書”,皮奈特的視線漸漸由沙漏移到故事書上,雖然他們父子當初只約定“每次只念三分鐘”,但往往故事說到最緊張的時候,時間便到了。皮奈特聽得入神,央求父親繼續講下去,但父親堅持“三分鐘”的約定,不肯再繼續講。為了早.點知道故事的發展,皮奈特競主動閱讀了。
皮奈特父親采用的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耐性訓練法,對孩子進行潛移歐化的教育。
孩子缺乏耐性,尤其是年齡小點兒的孩子,他們對事物的有效注意力就只有3——5分鐘。因此,父母教導孩子時,若時間過長,孩子會感到不耐煩,父母的一番苦心也將付諸流水。據智擇優教育心理學家楊達老師提出的建議:三分鐘的訓導最為有效,父母應在短時間內簡明扼要地教導孩子或傳授知識給他。這種方法對感覺敏銳的孩子來說,尤其有效。在這三分鐘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提起他的興趣,讓他逐漸忘掉其他事; 三分鐘一到,無論他的反應怎樣,都堅決打住。這樣,沒多少興趣的的孩子不會煩,還覺得父母守信;巳經提起興趣的孩子會覺得意猶未盡,他會想方設法探尋結果。
聰明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個性,找出最理想的溝通方式,只要使用的方法恰當。即使只是三分鐘的相處時間.,也能收到莫大的效果。此外,選擇適當的時機也非常重要,在孩子精神輕松、心情愉快時(吃晚飯或為他洗澡時)和他聊天,在這融治的氣氛下,了解孩子脾氣的父母及時提出自己的要求,他們一般都很樂意接受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