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9 17:45:45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課后反思】
課文按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后的順序,描寫了這三個不同階段景物的特點。寫了暴風雨來之前使人恐懼的情景,暴風雨來之時的猛烈的場面,還具體描寫了暴風雨去之后綺麗華美的景色。最后直接說明了“有時,人們受到種種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這樣一個哲理。
教學中,我在了解課文順序的基礎上,抓住文中描寫景物的詞句,了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后的景物特點;其次是在理解時要把“景”和“情”有機地結合起來,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感受不同的美,體會“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教學中的重點是學習運用抓住重點句提出問題,并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的景與情,從而領悟文中的哲理。
為了突破重難點,我先讓學生默讀1-6自然段,感受暴風雨來之前、之時的特點,用筆畫出景物名稱進行反饋:閃電、雷聲、狂風、煙囪、大雨、雨水、雨聲。學生再仔細品讀有這些景物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邊,再個性交流:“劃破、沉悶、使人恐懼”寫出了暴風雨之前氣氛的沉悶和恐怖;“一道、一聲、接著”說明暴風雨來得急;“瓢潑大雨”說明雨下得大;“撕開、傾注”說明雨下得猛;“宛如天神”透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咆哮、猛地摔”寫出了暴風雨的猛烈狂暴,側面寫煙囪,并把它當做人來寫,襯托出暴風雨的猛烈狂暴。“敲打、沖擊”寫出暴風雨的猛烈狂暴。從“激動人心的樂章”這一比喻體會到作者激動喜悅的心情。從“悄悄地爬進來、緩緩的蠕動、彎彎曲曲的足跡”生動地描寫了雨水流過天窗的美妙情景,疊詞的運用很好地表現作者此時喜悅的心情。“催眠曲、撫慰”形象寫出暴風雨由強變弱時的情景,更表現出作者心理的一種愉悅感受。
在7-10自然段的品句悟美,入境悟情中讓學生默讀,畫出作者觀后的感嘆,指導學生讀出贊嘆的情感。接下來設問:這感嘆句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幅怎樣的畫面呢?想象畫面。學生交流:暴風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陽、小鳥、花草、露珠絢麗多姿的美。而暴風雨來之前,之時的閃電、霹靂、狂風、暴雨是一種驚心動魄的美。因此作者感嘆--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有時,人們受到種種局限,只看到物體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感悟哲理的時候,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毀滅”表現什么?而“絢麗”又表現什么?結合暴風雨的猛烈說“毀滅”,結合暴風雨后的美麗說“絢麗”,感悟到哲理:看一種事物,不能受到種種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視了整體的和諧的美。我們無論看待大自然還是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應該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教學過程中,前面的景色及景色描寫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比較容易理解,但通過雨前雨后景色的對比悟出其中的哲理比較難理解。學生們的感悟不夠深刻不夠全面,主要是引導不到位,這是我今后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的一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