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緩解臨考焦慮有何良策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03 20:30:12

考期臨近時的氣氛往往大不一樣,此時的各類心理咨詢機構的熱線電話很難打進。這說明不少考生由于面臨高考,心理負荷加大,以致產生了情緒障礙——焦慮。而咨詢的焦點,恰恰都集中在緩解焦慮上。咨詢中不少考生反映,不知現在該干什么了,該讀的讀了,該看的看了,該背的均背了,只盼趕快考,卸擔子;有的考生講,看著看著,腦子里一片空白,真怕考試時也這樣;還有的考生說,本來自我感覺不錯,但爸媽到處找測試題,一測便錯,搞得信心全無,都不想上考場了。而更多考生則感到心理壓力特大:爸媽總把專門做的飯菜端到桌上,衣服洗凈疊好,真受不了,考不上對得起誰呀?做家長的也在擔心,既怕孩子吃不好,又聽說雞蛋吃多了有副作用,喝牛奶乏困,肉多了不消化,肉少了營養不足,一日三餐究竟該吃什么?又怕孩子復習環境差,電視關了,收錄機不播了,走路不出聲,大氣不敢出。還怕孩子沒把握,總想代替孩子安排好復習的內容。其實,考生和家長的種種表現,均是一種心理焦慮。
如何緩解高中生考試焦慮情緒
面對考試總會有些焦慮,對此應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方面,人應當有點壓力,正常程度以內的心理壓力或適度焦慮,具有激勵學習、指導行為方向作用,并可使注意力集中,能促進能力的發揮。另一方面,心理壓力過大就會出現心煩氣躁、情緒不穩、注意力渙散、精神萎靡不振、思維清晰度降低,從而使學習效率降低,甚至出現更為嚴重的不良反應。一旦上述癥狀出現,考生及家長要認真分析癥狀的因由,排除干擾。考生焦慮的常見原因有:①對應考的知識把握不牢,考生缺乏自信;②考生對考試結果過于擔憂;③家長期望、要求過高,使考生心理負荷過重;④生活中其他情節干擾考生復習;⑤考生以往不良體驗未得到合理解決,在緊張復習中不良反應重現;⑥不知最后一個星期怎么安排復習等。而家長的焦慮則源自于過分看重高考,制造緊張氣氛,以及角色越位。可參考:考試焦慮程度不同 調節方法各異
心理專家歸納許多成功考生的經驗后認為,考生最后一周的有效安排是“錯誤歸類”,即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因馬虎大意丟過分的題,分門別類單記一個臨考前的“賬單”。集中力量攻下這些抓分最多也容易丟分的題,有時間再攻老大難的問題。腦子出現空白的考生,大多是前期復習密度太大,需要放松一下,最好到郊外去呼吸一點新鮮空氣。對家長而言,要明白大多數考生已進入心理脆弱期和敏感期,過分關心,反而導致孩子過分焦慮,保持一顆平常心最好。家長不要代替老師安排復習內容,過于深奧的內容更要杜絕,現在增強考生信心比什么都強。大多數家長的角色定位,就是安排好孩子的生括。
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
那么,應如何緩解心理壓力,調整這種過度的復習焦慮呢?調節情緒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
一,咨詢法。對學習中的難點要及時找人求教,千萬不要自己苦鉆牛角尖;心理有了障礙也要及時通過心理咨詢加以排除,理順心氣。
二,放松法。出現焦慮情緒反應時,可聽聽輕松的音樂或專門的放松療法磁帶,調節一下情緒后再繼續復習。
三,輪換法。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制定復習計劃,在時間長短、學科輪換方面合理安排,使自己保持在興奮狀態下有效地進行復習。
四,遺忘法。對與應考無關而又難以忘記的事情向朋友或面對鏡子訴說一番,然后遺忘掉,留下積極的應考情緒專心復習。
五,宣泄法。當自己處于一種莫明其妙而又難以言明的精神苦惱之時,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書看不進、飯吃不香、覺睡不好,對一切不感興趣,甚至坐臥不寧、心跳加快、胸悶氣短、容易出汗時,可找朋友談心說笑,參加休閑娛樂活動,使自己的焦慮郁悶在不同場合得以宣泄而達到情緒的穩定。
六,理喻法。用理智戰勝情緒上的困擾。正確評價自己,既看自己的優勢,也看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不要太大,適當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就能從困境中得到解脫。
七,意控法。也就是借助于意念,“遇事不慌”,“遇難不擾”,自覺調節情緒狀態,把握住自己.精神上適度放松,心平氣和地進入考場,穩健自如地應付考試。
八,充足睡眠法。以足夠的睡眠消除疲勞,換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頭腦。這是從容應考的前提。考前如果經常失眠,可適當使用一些調節情緒狀態的藥物,如利眠寧、舒樂安定、氯硝安定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