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6-13 16:21:04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一)》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2頁-第3頁“小數的意義(一)”
學情分析:
對于小數的知識,學生在三年級已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夠在具體情境下理解小數的含義,能讀寫不超過兩位的小數,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簡單的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能夠依托長度單位、貨幣單位實現分數與小數之間的溝通,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經驗。由于小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還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都為學生自主探究小數的意義奠定了知識和方法的基礎。
但是由于小數的意義屬于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所以,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實踐,積累生活經驗,從而在上課后能根據遇到的問題,想到需要產生一種新的數來記錄這些數據,加深對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的認識。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對概念認知的思維特點,我覺得在由分數到小數的過渡中,學生會感到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里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教師適當的進行引導,得到一位小數的意義。然后再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兩位、三位等小數的意,循序漸進的學習新知。有效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盡量聯系學生身邊的事物展開學習,充分利用有效資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小數的意義,會進行十進制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小數現實模型(如元、角、分)的基礎上,通過分數理解小數的意義,會進行十進制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結合尋找生活中的小數,體會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會進行十進制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教學難點:利用學生面積模型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解釋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意義(一)》,直接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一)》。小數對于我們一點也不陌生,在三年級時我們就學習過“元、角、分和小數”,一些商品的標價用元做單位時,要用小數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標價可以用小數表示外,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同學們,我們學小數,干嘛還要帶上“意義”這兩字呢?“意義”是什么意思呢?當學生說不清楚的時候,借助詞典理解“意義”一詞的含義。詞典中的解釋:①表示什么②價值,在幫助學生明白什么是小數的“價值”之后小結:意義即表示什么,為什么。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接引入課題,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使學生更快的進入新知學習的狀態。課題中“意義”一詞非常抽象,學生不易理解,采用查詞典的方式,不但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教給了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解決的辦法,一舉兩得。通過解釋課題讓學生更加明確了這節課學習的目標和任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